第264章 官兵化身山匪抢劫

祁宴舟看到后,抽掉叶初棠盘发的筷子,重新帮她盘了一下。

他熟练的动作看呆了护国军。

以及阿蛮。

在她的印象里,祁宴舟都是舞刀弄枪的大丈夫形象。

如今看着他柔情似水的一面,惊讶之余又觉得理应如此。

因为叶初棠值得祁宴舟倾心相待。

没多久。

孙楚就带着孔知州来了。

孔知州安排的十个官差已经将大致情况和他说了。

而他已经让人按照叶初棠标注的城内布局图,在城内挖出了地下水。

进了客栈大堂后,他对着叶初棠深鞠一躬。

“祁夫人,孔某感谢你给了冀州城的百姓一条活路!”

“知州大人不用客气,我这么做,既是为民,也是为自己。”

孔知州明白叶初棠的意思。

他看向祁宴舟,说道:“若祁公子有用到孔某的一天,尽管开口。”

祁宴舟纠正道:“孔大人这话,应该对我夫人说。”

孔知州本能地将女人当成男人的附庸。

听到祁宴舟提醒,他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叶初棠巾帼不让须眉,干的是男儿都干不了的事,岂是普通女子能比的!

孔知州立刻向叶初棠致歉。

“祁……叶姑娘,孔某失言,还请海涵。”

叶初棠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

“无妨。”

孔知州将对祁宴舟说的话,又对叶初棠说了一遍。

“叶姑娘,你以后若有遇到孔某的一天,尽管开口。”

叶初棠对“叶姑娘”三个字很满意。

“孔大人的承诺,我收下了,聊正事吧。”

她刚想将今日找水源的情况汇总了一下,然后安排明日的任务。

许姨娘和祁老夫人就将晚饭做好了。

“孔大人,要不我们先吃饭,吃完再聊?”

孔知州想着叶初棠累了大半天,连忙点头。

“行,孔某又叨扰了。”

“多双筷子而已,孔大人别客气。”

许姨娘现在的厨艺堪比酒楼的掌勺,孔知州比平日多吃了一碗饭。

吃完后,叶初棠和他聊正事。

“孔大人,继续派人去找水源的同时,让驻军去疑似水源的位置,往下深挖。”

护国军和官差没有异能,或许会判断失误。

但没关系。

只要有一半的成功率,都能让旱情得以缓解。

想到这,她加了一句。

“或许不是每次都能有好结果,但只要能挖出一处,就不算做白工。”

孔知州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若水源好找,就不会有那么多为吃水而发愁的百姓了。

“叶姑娘放心,我会提前和驻军说好,以免他们的期望太大,生出气馁。”

“如此最好。”

孔知州离开前说道:“祁夫人,天气炎热,找水源的事就不用你亲自出马了。”

他的人已经掌握了找水源的技巧,无需叶初棠受累。

叶初棠也不想受罪,点头同意。

“好,孔大人若是有疑惑,随时来找我。”

说完,她告知孔知州,马被盗的事。

“偷马的人应该是桃花谷附近的村民,知州大人一定要处理好这件事,不然有一就会有二。”

动乱往往是从一件小事开始的。

孔知州知道偷马的严重性。

“叶姑娘放心,马被盗的这件事,我一定会彻查到底。”

连官府的马都敢偷,简直是胆大妄为!

叶初棠想起了猎户落草为寇的事。

“孔大人,山匪往往是动乱的源头,能剿就剿了吧。”

“张将军已经在安排了。”

“匪窝在哪?”

孔知州已经从猎户的口中得知了山匪的具体位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没多想,告诉给了叶初棠。

当晚。

山匪的窝就被端了。

叶初棠一边杀山匪赚功德值,一边将整个山寨搜刮一空。

***

次日。

天还没亮,西泽和阿蛮就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出发。

祁老夫人知道阿蛮要走,很早就起床做早饭。

她拉着阿蛮的手,很是不舍。

“阿蛮,你都没能好好休息两天就要走,真是辛苦了。”

阿蛮抱住祁老夫人,笑着道:“初姐姐给了我扬名的机会,再辛苦都值得。”

“别累着自己,要适当的休息。”

“义母,我会的,等到了天山郡,我给您写信。”

“好,先吃点东西,再上路。”

这话听着不太吉利,祁老夫人连忙换说辞。

“过来吃早饭,别饿着肚子赶路。”

阿蛮和西泽很快吃完。

两人翻身上马。

阿蛮笑着道:“初姐姐,我先行一步,在天山郡等你!”

“好,路上小心。”

“我会的,后会有期!”

“驾!”

两人打马离开,很快就消失在大家的视线里。

祁宴舟拉着叶初棠回房睡回笼觉。

接下来的几天,祁宴舟安安静静地养身体,叶初棠偶尔和孔知州商量水源的相关事宜。

冀州城内外,相继挖出了一些水源。

百姓欢呼雀跃,每日都有人来客栈给叶初棠送东西。

知道她不收贵重的,送的基本都是瓜果点心,以及一些时令蔬菜。

小日子过得很是安逸,大家都快忘了自己还在流放路上。

偶尔还会有学子来找叶初棠,请教学问。

大多数时候,都是祁宴舟出面。

以至于短短几日,大家便知曾经的战神王爷,也是满腹经纶的才子。

才子配佳人,总能生出许多佳话。

就连说书先生都开始传唱叶初棠和祁宴舟的故事。

三分真七分假,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七日后。

祁宴舟的身体大好,流放队伍再次出发。

和之前一样,依旧是卯时。

如今已是夏末,天亮得要晚一些。

可冀州城却灯火通明。

百姓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来送祁家人出城。

每家每户都带了东西,聊表心意。

有吃的,有用的,还有银钱。

叶初棠早就准备好了路上所需的物资,随便收了几样,以示真诚。

走到城门口,她对相送的百姓喊道:

“干旱会持续很久,大家要囤水,不要浪费水。”

孔知州说道:“叶姑娘放心,百姓知道轻重,不会干损人不利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