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队伍准时出发。
这会的天蒙蒙亮,勉强能视物。
驿站离京城不过三十里,走在路上,总能碰到进城的人。
有的骑马,有的坐马车,有的走路,有的赶车去收货卖货。
行人遇到流放的队伍,免不得要议论几句。
“身正不怕影子斜,祁家自请流放,也太不明智了。”
“是啊,不知道的还以为祁家真要谋反,怕被皇上查出来呢!”
“胡说什么呢,谁人不知祁家忠君爱国,绝无谋反之心?”
“可惜啊,头顶无青天,良臣蒙冤!”
护龙卫听到这话,立刻驱赶长舌的百姓。
祁宴舟趁乱将手里的字条扔到路过的马车窗户里。
字条是他在杂物间,躲开监视的时候,用炭笔写的。
他差点被毒蛇咬死了,得让天下人知道不是?
马车朝京城驶去。
议论的百姓被护龙卫驱赶着离开。
流放队伍继续前行。
天色渐亮,太阳升起,气温随之升高。
走了一个多时辰后,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吴成刚说道:“前面有个茶棚,我们在那落脚吃早饭。”
听到这话,叶初棠立马猜到棚主和押送的官差认识。
毕竟押送官差和沿路的商贩合作,借此捞油水抽成,是屡见不鲜的事。
所以,一会不管吃什么,价格肯定很离谱。
一行人很快就走到了茶棚。
茶棚挺大的,摆了十来张桌子。
顾客不多,稀稀拉拉地坐着,有人吃茶,有人吃早点。
他们看到一群脸色冷峻的官差过来,连忙让开。
棚主立刻上前,恭敬地问道:“各位官爷想吃点什么?”
吴成刚说道:“老规矩,一大碗馄饨。”
说完,他看向护龙卫的首领韩冲。
“这茶棚的早点还挺多,有粥,有面条,有馄饨,想吃什么自己点。”
韩冲一板一眼地拒绝道:“不用,我吃带的干粮就行。”
押送的官差,只有在驿站和官府才能免费吃东西,拿补给。
在其他地方吃喝,都是要花钱的。
吴成刚出发前,得到的命令是配合押送,其他一律别管。
“行,想吃什么,随意。”
他看向路放幽禁的三家人,说道:“想吃黑面窝窝就找孙福,若想吃点好的,自己花钱买,一刻钟后出发。”
赵家和叶家的人想着面条馄饨不贵,都乐意花钱买吃的。
苏姨娘和高姨娘也连忙要了面条和馄饨。
祁宴舟看向叶初棠,问道:“阿棠,你想吃什么?”
叶初棠没有回应祁宴舟,看向棚主。
“那些早点怎么卖?”
棚主一边忙活,一边回道:“粥,三十文一碗,面条和馄饨五十文一碗。”
“这么贵,不要了。”
叶初棠是故意问价的,成功让被宰的几人心梗后,看向祁宴舟。
“烧水,我们自己煮面条。”
她倒不是花不起这个钱,而是不想当冤大头。
棚主看了故意拆台的叶初棠一眼,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一锅水,三十文。”
叶初棠没有理会奸商棚主。
她对祁宴舟说道:“阿舟,将桶里的水提过来。”
煮面可不是她随口说的。
之前离开驿站的时候,她让祁宴舟打了半桶冰凉的水,用来冰西瓜,天热的时候吃。
小主,
西瓜早就洗干净了,井水没有被弄脏,用来煮面条很合适。
至于锅碗,等遇到小溪河流,再洗也不迟。
祁宴舟去拿水的时候,叶靖川说道:“掌柜的,你卖的也太贵了吧?”
虽说他之前在外吃顿饭,最低都得十几两银子。
但他吃的都是物有所值的好菜!
像这种普通的面条和馄饨,据他所知,才几文钱!
赵明旭附和道:“的确太贵了,京城的馄饨才三五文。”
棚主不高兴地将勺子扔进面条翻滚的锅里。
“面条和馄饨是你们点的,如今已经下锅,不吃也得给钱!”
滚烫的面汤从锅里溅出来,差点落在赵明旭的脚上。
他吓得后退一步,看向吴成刚。
“官爷……”
吴成刚知道赵明旭要说什么,冷眼看向他。
“没人强迫你们点吧?”
赵明旭被噎得说不出反驳的话,也看明白棚主敢卖这么贵,是吴成刚的授意。
他只能自认倒霉,没有事先问清楚。
于是,拿出一些碎银,付了赵家十口的早点钱。
虽然这半点银子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被人宰了,让他很不爽。
棚主喜滋滋地收了碎银,看向叶家四人,以及苏姨娘四人。
他们立刻乖乖交钱。
祁宴舟将做饭的锅摆好,拿出桶里的西瓜,倒了半锅水。
许姨娘用枯枝生火。
祁鹤安见枯枝不多了,和祁家两老去附近捡。
叶初棠从菜筐里找干面条时,从空间拿出六个剥了壳的卤蛋。
“店家果然没骗我,用他家配方卤的蛋,能放好几天。”
说完,她故意递给许姨娘闻。
“是不是没有坏?”
许姨娘闻着喷香的卤蛋,笑着点头,“很新鲜,没坏。”
没一会,锅里的水就烧开了。
许姨娘将挂面下进去,叶初棠往里放调料,还加了一些牛肉酱。
“爹,娘,吃饭了!”
听到回应后,祁宴舟拿碗过来捞面条。
叶初棠在每个碗里放了卤蛋和葱花,看起来格外有食欲。
去捡枯枝的三人很快就各自抱着一小捆枯枝回来了。
祁鹤安熟练地将枯枝捆成一团,放在板车上。
三人用桶里剩余的一点水洗了手,端起碗大快朵颐。
“这面也太好吃了,还有吗?”
祁鹤安刚说完,就发现锅里只有一点汤了。
叶初棠解释道:“走路是个体力活,不宜吃太多。”
“知道了,我喝点汤,可以吗?”
“酱牛肉有点咸,喝多了汤容易口渴。”
祁鹤安笑着道:“那我喝小半碗。”
许姨娘看着一心就想着吃的儿子,调侃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游山玩水。”
“虽然不是游山玩水,但比待在京城有意思多了。”
说完,他还有感而发,念了一首诗。
许姨娘听完,惊讶地瞪大眼睛。
“鹤儿,你这诗作的不错。”
祁鹤安噘着嘴看许姨娘,“娘,在您眼里,我作的哪首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