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贵南引凤

招商团队返回贵南市后,满心期待着东南省企业的后续反馈。不出所料,仅过去一周,就陆续有企业表达了前来考察回访的意向。

星耀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率先响应的企业,派出了由技术总监、市场部经理以及投资顾问组成的考察小组。得知消息后,苏然立刻组织相关部门,精心规划考察行程。考察首日,苏然带领星耀科技团队来到贵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内,现代化的标准厂房整齐排列,道路宽敞整洁,绿化景观错落有致。在一处规划中的空地前,苏然详细介绍:“这里就是规划给贵公司建设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和生产基地的地块,面积达50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水、电、气供应充足,交通十分便利,距离高速路口仅5公里。”技术总监仔细观察着周边环境,不时询问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细节,如电力容量能否满足芯片生产的高能耗需求,网络通信是否具备高速稳定的条件。

随后,考察小组前往贵南市的高校进行人才对接。在贵南大学的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亲自介绍学院的专业设置、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情况。市场部经理对学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提出能否建立实习基地,提前选拔优秀人才。苏然当场表示,政府将全力支持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绿能动力科技的考察阵容更为庞大,除了高层领导,还包括技术骨干和供应链专家。陈树国亲自陪同考察。一行人首先来到贵南市规划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陈树国指着巨大的规划沙盘介绍:“我们规划建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定位是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检测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目前,已经有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表达了入驻意向,我们还在积极对接物流企业,确保原材料和产品的高效运输。”绿能动力的供应链专家详细询问了当地的物流成本、运输时效以及零部件供应情况。

为了让企业更直观地了解当地市场,考察团队安排了与当地新能源汽车销售商和租赁公司的座谈会。销售商分享了贵南市及周边地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租赁公司则提出了对电池续航和性能的实际需求。绿能动力的领导表示,这些一手信息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华创智能科技考察时,特别关注当地的创新氛围和创业环境。苏然带领他们参观了贵南市的创业孵化中心,这里汇聚了众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初创企业。华创智能科技的投资顾问与几家初创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对贵南市的创新活力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他们还考察了当地的人力资源市场,了解技术人才的薪资水平和流动情况。

恒通电子科技在考察中,重点对贵南市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企业进行了走访。他们深入到几家本地的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查看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恒通电子科技的质量控制经理详细检查了零部件的样品,与本地企业探讨了合作的可能性和质量标准的对接问题。

在每一家企业考察回访期间,贵南市政府各部门紧密配合。商务局安排专人全程跟进,及时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工信局提供产业发展的最新数据和政策解读;住建局介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进度;交通局详细讲解交通网络布局和未来发展规划。

随着考察的深入,合作意向逐渐转化为实质性的签约。在一场精心筹备的签约仪式上,现场布置得庄重而热烈,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贵南市的发展成果和投资环境介绍。

星耀科技有限公司

星耀科技投资顾问李明与苏然面对面坐下,面前摆放着精心准备的投资协议。李明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苏秘书长,经过这几天的考察,我们对贵南市的投资环境很满意,但在税收优惠期限上,我们希望能再延长一年。毕竟芯片研发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周期较长。我们计划投资2亿元,其中1.2亿元用于建设先进的芯片生产流水线,0.5亿元投入研发团队组建与技术升级,剩下的0.3亿元用作运营资金 。另外,我们希望能在高科技产业园中占据核心研发区域,与园内其他企业形成技术互补与协同创新。”

苏然微笑着回应:“李顾问,您的诉求我们理解。经过与相关部门紧急商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为贵公司将税收优惠期限延长一年,助力企业更好地发展。关于高科技产业园的区域规划,我们会充分考虑贵公司的需求,优先保障核心研发区域的分配。”

李明点头表示认可:“那就太好了!我们星耀科技希望在贵南市打造一个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和生产基地,利用当地的人才和政策优势,不断提升芯片性能,开拓中西部市场,为贵南市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双方愉快地签字,握手合影。

绿能动力科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绿能动力科技的总经理王强和陈树国坐在签约桌前。王强神色诚恳:“陈市长,我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的规划很感兴趣,但在物流配套方面,希望政府能协助我们与更多优质物流企业达成长期合作,确保运输成本能进一步降低。我们这次投资5亿元,3亿元用于建设现代化的电池生产车间,1亿元投入研发实验室建设,剩下1亿元用于采购原材料和市场拓展 。我们也有意在高科技产业园设立前沿技术研发中心,聚焦电池新材料的研究,与园内上下游企业共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陈树国坚定地说:“王总请放心,我们已经在和多家大型物流企业洽谈,后续会为贵公司量身定制物流解决方案,保障原材料和产品的高效运输。对于高科技产业园研发中心的设立,我们将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场地保障。”

王强露出满意的笑容:“绿能动力期待在贵南市建设一个绿色、高效的电池生产基地,不仅满足本地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需求,还能辐射周边省份,带动整个区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随后,双方庄重地签署了投资协议。

华创智能科技

华创智能科技的代表张悦和商务局李局长相对而坐。张悦说道:“李局长,我们希望在创业孵化中心设立研发中心,政府能否在人才引进政策上给予更多倾斜,方便我们吸引高端技术人才?我们准备投资1.5亿元,0.8亿元用于研发中心的设备购置与技术研发,0.5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剩下0.2亿元用于团队组建和市场推广 。我们想在高科技产业园打造一个智能机器人创新生态圈,汇聚行业顶尖人才,不断推出创新性产品。”

李局长马上回应:“完全没问题,我们会针对贵公司的需求,制定专项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全方位的保障。对于智能机器人创新生态圈的打造,政府将全力支持,协助搭建产业交流平台。”

张悦高兴地说:“华创智能科技计划在贵南市打造一个智能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创新高地,借助这里的创新氛围和政策支持,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签约顺利完成。

恒通电子科技

恒通电子科技质量控制经理赵刚和工信局陈局长进行签约前的沟通。赵刚提出:“陈局长,我们和本地的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合作意愿强烈,但希望政府能搭建一个质量监管平台,确保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我们投资1.2亿元,0.6亿元用于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0.4亿元用于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剩下0.2亿元用于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和人员培训 。在高科技产业园中,我们期望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质量协同管理机制,共同提升产品品质。”

陈局长点头答应:“我们会尽快搭建这个平台,加强对配套企业的质量监管,保障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对于质量协同管理机制,我们会积极推动,促进园内企业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