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们大明王朝,我想,那普通平民百姓所渴望的,无非也就是能够平安、稳当的度过每一天罢了。
心心念念的除非是,朝廷能够少征收点苛捐杂税,能保证一家老少有粮食果腹,有衣物蔽体。要是家中的孩童能上学堂,认得些字,那可就真真是锦上添花啦!
遇到灾荒年,期盼官府能迅速而有效地救济,好让自己不至于沦落到饥饿难耐、横尸街头的凄惨境地。
其实呀,对于老百姓而言,只要每日能够吃饱穿暖,那便是幸福所在。至于究竟是谁坐上皇位,统领天下,对他们来说或许并不是那么重要。”
朱吾能感慨万千地说道。
“诸位,你们也看了很久,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依你们之见,大明王朝的覆灭,究竟是因宦官弄权所致,还是归咎于文官集团的种种作为呢?”
朱吾能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几位皇子皇孙后,最终将手指向了朱瞻壑,并说道:“壑儿,来说说你的想法。”
朱瞻壑稍稍坐直了身子,脸上带着些许忐忑之色,开口道:“依我之见,我们大明朝之所以走向灭亡,是因宦官当道,扰乱朝纲,如果不是朱祁镇听了王振的撺掇,就不会有土木堡之变,也不会死那么多将领,以至明朝后面没有将领可用。
其二则是天灾人祸频繁发生,致使民不聊生。
此外,像万历皇帝那般怠政慵懒,甚至连早朝都不愿参加,国家政事自然日益荒废。
而崇祯皇帝虽有心重振朝纲,但终究未能找准关键之处发力。或许他若不曾竭尽全力地去挽救颓势,大明江山兴许还能够延续得更为长久些。”
说完这番话,朱瞻壑不禁低下头来,他对自己的观点,并无把握。
朱吾能微微颔首,紧接着转头看向朱高燧问道:“三哥,不知你的见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