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听朱高煦认错了,也知道自己错在哪,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欣慰之情。
然而,他脸上,怒意却并未有丝毫消减。
徐皇后与朱棣相伴多年,对其性情可谓了如指掌。
她瞧了眼朱棣的神色,便已洞悉,自家夫君已经饶了二儿子。
徐皇后深知,此次朱高煦的行径,实在太过出格,害得她不得不专程去找姚广孝一同商议应对之策,真是恼火的很。
可看着眼前正跪着,身受重伤的二儿子,终究还是软了下来。
对于朱高煦妄图抢夺太子之位,陷害大儿子这件事,徐皇后肯定不赞同。
她是一直属意大儿子做太子的,大儿子既是嫡又是长,为人又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
而且大儿子,是太祖皇帝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太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徐皇后觉得这一点尤为重要。
但身为母亲,无论哪个孩子皆是心头肉!
她由衷地期盼着,自己的3个儿子可以和睦共处。
看着摇摇晃晃的朱高煦,徐皇后赶忙伸手将他扶起,并柔声劝道:“皇上,老二才做完手术没几日,医生严令禁止他下床走动。依臣妾看,不如待他伤势痊愈后,您再来责罚他,届时臣妾定不会阻拦半分。”
一旁的朱瞻基,亦随声附和道:“皇爷爷,让二叔好生调养身体吧,待他康复,您再行惩戒之事,我替您记着。”
“伯父,我家亲戚跟我说,如果不是二哥身强体壮,换成其他任何人,恐怕都是难以支撑下去的!您就行行好,暂时饶恕他这一次吧。”
朱吾能一脸恳切地说道,同时目光殷切地望着朱棣。
朱吾能竟然替朱高煦求情,而且还亲切地称呼他为“二哥”,这太让朱棣吃惊了。
朱棣可是清楚地记得,朱吾能初次来大明时,曾经与朱高煦王府里的管家,产生过激烈的冲突,差一点被带走,还是徐景昌出面将此事平息下来的。
从那以后,朱吾能就不待见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