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起手,轻轻一挥,底下的大臣们立刻安静下来。

她看向李崇义,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威严:“李相,你继续说。”

李崇义点了点头,神情凝重:“陛下,迁都并非示弱,而是以退为进。

京城固然重要,但若是被敌军围困,我们便再无退路。

迁都之后,我们可以在后方重新集结兵力,伺机反击。

同时,敌军长途跋涉,粮草供应必然困难,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消耗他们的力量。”

武嫣然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后说道:“李相此言,倒是有几分道理。

但迁都之事,非同小可,朕需要仔细斟酌。”

底下的大臣们听到武嫣然的态度有所松动,顿时又议论起来。

一名老臣上前一步,激动地说道:“陛下,迁都之事万万不可!

京城乃我大魏的根基,若是放弃,民心必乱!

臣等愿与京城共存亡,誓死守卫!”

另一名武将也附和道:“陛下,臣等愿率军死战,绝不让敌军踏入京城一步!”

武嫣然看着底下那些慷慨激昂的大臣,心中既感动又无奈。

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的忠心,朕心领了。

但如今局势危急,朕必须为大局考虑。

迁都之事,朕会仔细权衡。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全力备战,绝不能让敌军轻易得逞!”

底下的大臣们纷纷躬身应道:“臣等遵旨!”

武嫣然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朝会结束后,武嫣然将右相李崇义单独召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武嫣然略显疲惫的面容。

她坐在书案后,目光沉静却带着一丝探究,看向站在面前的李崇义。

“李相,你今日在朝堂上提出迁都之议,朕想知道,你为何会有此想法?”武嫣然开门见山,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威严。

李崇义微微躬身,神情恭敬而沉稳:“陛下,臣提出迁都之议,实则是从四个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