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争胜负,而是为了明理。

希望我们都能从圣人的智慧中学到一些东西,而不是陷入无谓的争执。”

周围的人群听了这话,纷纷鼓掌赞叹。

“李先生真是谦逊有礼,不愧是饱学之士!”

“是啊,李先生不仅学问高,德行更是令人敬佩!”

魏书尧看着这一幕,心中对李文远的认可更加坚定。

看着辩论的两人离开,周围的人群也逐渐散开,街道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李文远收拾好手中的书卷,正准备离开,却被魏书尧拦了下来。

李文远见有人拦路,丝毫不生气,反而拱手行礼,语气温和地问道:“这位先生,不知有何指教?”

魏书尧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几分欣赏。

“刚才听了先生的辩论,实在令人佩服。先生学识渊博,言辞犀利却不失谦逊,真是难得。”

李文远谦逊地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

“先生过奖了。我不过是个闲散书生,偶尔与人辩论几句,算不得什么。”

魏书尧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

“先生谦虚了。

不过,人固然可以谦虚,但不能一直保持谦逊。

过度的谦逊,反而会让人错失许多机会。”

李文远听了这话,微微一愣,随后认真地说道:“这位先生,恕我直言,我的看法与您不同。

谦逊并非软弱,而是一种修养。

君子之道,在于内敛而不张扬,谦逊而不自满。

正如孔子所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魏书尧见李文远如此坚持,心中反而更加欣赏。

“先生说得有理。

不过,谦逊固然重要,但若因此错失了为天下苍生尽力的机会,岂不是一种遗憾?

君子之道,不仅在于修身,更在于济世。”

李文远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思索。

“先生的意思是,谦逊与济世并不冲突。

君子修身养性,正是为了更好地济世安民。

若一味追求张扬,反而会失去本心。”

魏书尧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引导。

“先生说得对。但若有人因为谦逊而不敢承担重任,岂不是辜负了自身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