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此刻,他面前的场景又再次瞬间切换了。
位于武英殿的御书房之内,朱允炆正在认认真真的批阅奏疏。
朱元璋看着依旧勤勉的朱允炆,当即就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朱元璋只是还算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就开始环视四周。
这里的一切都没有改变,依旧和洪武六年一模一样,就连值守在侧的常侍太监都没有变。
唯一有所改变的,那就是洪武六年伺候在他身边的小太监王升,现在已经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太监。
“真是咱的好大孙啊!”
“连伺候的人都没有换,一定是为了怀念咱吧!”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黄子澄和方孝孺以及齐泰三人,就一起来到了御书房。
“臣,拜见陛下。”
三人齐齐拜道。
朱允炆忙放下奏疏道:“三位先生免礼,赐座。”
“朕让三位先生前来,是要商议一些眼下的要事。”
正坐于右座首位的黄子澄,见左座首位空空如也,当即就眼前一亮道:“不用通知镇国公吗?”
黄子澄话音一落,齐泰和方孝孺的眼里,就有了不大明显的期待之色。
“朕已经派人去请恩师了。”
“在恩师到来之前,你们也可以先听了想一想嘛!”
朱允炆话音一落,三人也只是淡笑着点了点头。
他们三人倒是没有把‘失落’二字,明着写在脸上,可看着这一幕的朱元璋,却是对非要等林昊的朱允炆大失所望。
“咱这是怎么了?”
“咱怎么能怪他呢?”
“他为了保证咱老朱家的江山,忍辱负重,咱应该欣慰才是啊!”
朱元璋虽然这么想着,可朱允炆对林昊如此尊重的表现,还是让他极为不爽。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朱允炆又立即开口道:“朕找三位先生和恩师前来,主要是为了议定朕的年号,以及朕今后施政的方向。”
“恩师未到,三位先生可以先说一说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