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收复凉州,太孙逝世

上朝时姜珩便宣布了收复凉州的计划,有不少不赞成,都觉得如今已经和西凉停战,正是发展的好时候,怎么又能开战呢,眼神还没示意御史台,他们就已经开口了“皇上三思啊,如今大孟已经打了不少战事,西北叛乱,和漠北开战两次,北狄一次,西凉一次,若再开战受苦的还是百姓啊”“皇上,他说的不无道理啊,如今大孟需要休养生息”“皇上还年轻,收复凉州不必如此着急”

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劝谏自己,姜珩不禁感到头疼,他后悔让御史台的人上鉴了,他们现在有了自己给的权利,说起话来越来越不客气了,其他大臣可能还会顾忌着他的心情,这些御史根本不虚,是你让我们监督你的,总不能出尔反尔吧“李昭,你觉得呢”姜珩眼神带着期待。

“回皇上,臣也觉得此时不该开战”姜珩头更疼了“朕必须要收复凉州,不仅仅是凉州,还有大月氏”李昭深吸一口气,每个皇帝都想做出一番成绩来,皇上也不例外“皇上可是要亲征?”姜珩看李昭换了问题,眼睛一亮“李昭你是越来越懂朕了”李昭没想到皇上真要亲征,但看太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皇上又这么又决心,只能退了一步“皇上收复凉州后,一定要休养生息啊,万不可穷兵黩武啊”

姜珩脸上带着笑,答应了就行,至于收复大月氏的时间,到时候再说,李昭一看就知道皇上没听到心里去,有些无奈“皇上”“朕知道了”姜珩连忙打断,害怕他再念叨。

“朕将于鸿启二十九年十月初九亲自带兵收复凉州,皇太子姜炜监国摄政,简亲王辅佐”姜瑜有些不愿,他不看着姜珩总害怕他出事“皇上”“姜炜还小,你乖乖待在京中辅佐”姜炜知道姜珩只是拿自己做筏子,让大伯留下来,毕竟大伯年龄确实不适合上马了,姜炜接收到父皇的眼神,也劝了劝姜瑜,姜瑜只能留下。

“命顺王姜烨,定王周辞随朕同行”姜烨没想到有自己的事,心中一喜,连忙接旨,姜珩满意的点点头,把姜烨留京中多给炜儿添堵,还不如出去打仗,正年轻呢,哪能一直窝在府中。

早朝结束后,姜珩便让几人前往议政处谈论收复凉州一事,姜烨仔细的听着,争取在此次战事中立下军功,姜炜则在考虑后方补给的问题,父皇说走就走,这些东西都得留给自己安排,头疼啊。

凉州和大月氏在前朝时就被西方人占领,地形偏远,大孟这么多年不是没有想过收复一事,但都以失败告终,凉州及大月氏被西方占领已近三百年,当地甚是排斥中原人,可怜他们苦苦等待百年,一直没有被中原收复,西方人本以为能同化中原人,没想到这么久中原人还盼望着回家。

凉州地形险峻,与中原土地相隔一条海,这也是这些年来为什么大孟收复不了的原因,水师不如人家,不擅长海上作战,好在姜珩登基后,早就让以福建水师为主的海军加强训练,提升海上作战能力,要不然他为什么前些年一直抄家,国库却没攒下多少银子,全都砸水师身上了,其他几人没想到皇上这么早就开始计划了,听完皇上的话,都不知道如何回应。

“都想什么呢,看布防图”姜珩手指点在凉州布防图上,详细讲解各处要塞和敌军分布,众人聚精会神,心中暗自佩服皇上的深谋远虑,姜炜越来越惆怅,他没想到父皇会想收复凉州,凉州离京那么远,甚至隔一条海,补给线拉得过长,风险极大。

“父皇,凉州战线拉的太长,补给恐怕跟不上”姜炜想了半天,还是说出来了,万一到时候补给到不了凉州,前线将士岂不陷入困境?姜珩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朕已考虑周全,海上补给线将由福建水师护航,确保粮草无虞,有福建帮衬着,京中的补给也能及时运抵”姜炜点点头,考虑起线路问题了。

姜烨蠢蠢欲动,恨不得飞到凉州“急什么,到时候你跟着定王,别自己受伤,让朕分心”姜烨也漏出一丝微笑“父皇放心,儿臣一定跟好定王”“那就这样,十月初九正式出发”“是”众人告退后,姜珩把姜炜留了下来“朝中就交给你了,凉州与京中相隔甚远,诸事你和你大伯商量着处理就行,要不然奏折一来一回,太花费时间了”

姜炜领命,感觉压力变大“儿臣知道”姜珩拍了拍姜炜的肩膀,语气缓和,“你办事,朕放心。记住,稳住朝局,后方稳固,前方才能无忧。”姜炜深吸一口气,坚定道:“儿臣定不负父皇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