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整个人都愣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回应道。
“(⊙?⊙)”
“太祖爷,孙儿曾经亲率大军大败鞑靼部落,扬我大明国威啊。”
“闭嘴。”
“你身为一国之君,岂能轻易带兵上阵。”
“咱可是听说了,你为帝十数载,连个子嗣都不曾诞下。”
“你还敢亲自带兵出征。”
正德皇帝朱厚照:“(;;;;;°?°)”
谁,哪个大嘴巴跟太祖爷说的这事儿?
正德皇帝朱厚照狐疑的看向了一旁的朱厚熜。
朱厚熜淡然一笑:“皇兄,朕已经探查过了,你的身体没有问题,至于为何子嗣不丰,那就得问问正德朝的那些朝堂诸公了。”
“这是正德朝的史书,皇兄不妨翻阅一下,里面可是有很多惊喜呢。”
朱厚熜说完从怀中掏出了一本薄薄的书册,交给了正德皇帝朱厚照。
听到朱厚熜的话后,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神情一变,他接过书册后退至一旁,慢慢的翻阅起来。
而站在下方的魏国公徐达听闻此言,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便反应过来。
徐达恭敬地朝着老朱躬身行了一礼,朗声道:“是,陛下!微臣领旨!”
随后,他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殿外,着手去调集所需的兵马了。
永乐朝和建文时空的朱高煦、朱高燧兄弟几人跟在了自己的外公身后。
尽管徐达心中暗自思忖,对付这些小小的反贼,只需派遣少量兵力便可轻松镇压,如今带上整整二十万大军前去,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甚至有以多欺少之嫌。
没错,在徐达看来,反贼纵然有五十万大军,他以二十万大军击之,仍然是“以多欺少”。
然而,既然自家老大哥已然下达了旨意,身为臣子的他自然不敢有丝毫违背。
朱厚熜为他们开通了一条通往应天的穿梭通道。
魏国公徐达身先士卒,率领着十万雄兵,缓缓地走进了那道神奇的门户。
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四人紧随其后。
与此同时,在距离应天府外三十里的地方,大顺王师的营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营帐连绵不绝,旌旗飘扬,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将士们忙碌地生起篝火,起锅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