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处理藩王事务,不仅要考虑国法,更要顾及皇家颜面与朝廷内部">

第93章 江宁拼刺刀,老郭吃蛋糕

但由于藩王身为皇室宗亲,并不受大明律法的直接管控。

这一特殊情况,使得即便身为内阁次辅且兼任刑部尚书,在民间素有“袁青天”美名的袁可立,面对朱由校的询问时,也只能沉默不语。

毕竟这个话题实在太过敏感,稍有不慎,便可能触及皇家忌讳,引发诸多复杂的问题。

零零电子书

处理藩王事务,不仅要考虑国法,更要顾及皇家颜面与朝廷内部的稳定平衡,这让袁可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朱由校也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身为大明天子,他绝不能对通敌卖国之事坐视不管,可藩王涉案又让他难以抉择。

此时,站在御书房的江宁陷入了沉思。

藩王群体一直是大明沉重的负担,他原本计划先改善朝廷现状,待钱粮充足、边疆稳定后,再以温和手段解决藩王问题。

可没想到,如今藩王竟卷入通敌叛国大案,当下形势已不容坐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思索片刻,江宁心中有了主意,随即拱手说道:“陛下,臣有一计。”

朱由校原本黯淡的双眼瞬间明亮起来,急切道:“江爱卿,快给朕说说,这藩王问题该如何处理?”

江宁开口禀奏:“启禀陛下,藩王问题积弊已久,非一日之寒,其中缘由臣就不一一赘述了。

如今,据吏部统计,大明宗室已有二十万人,还有不少未登记在册的。

朝廷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足够钱粮供养宗室,这才致使他们肆意妄为,且地方官府又无权管束。

所以,臣建议陛下重开宗人府,直接掌管宗室事务,对违法宗室予以严惩。

同时,设法改善宗室现状。

臣记得,神宗皇帝在位时,曾下旨,宗室若放弃皇族身份,可以平民身份参加科举,这不失为一条出路。

除科举外,投身军伍、在家务农、外出经商,皆可尝试。”

这时,一旁的袁可立开口提醒道:“江大人,您这提议确实有可行之处,不过仍存在两个难题。

其一,《皇明祖训》规定宗室子弟不得为官经商,且朝廷需对宗室予以厚待,可如今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粮。

倘若御史言官以《皇明祖训》为由进谏阻拦,该如何应对?

其二,宗室中有不少子弟长期违法乱纪、游手好闲。

即便陛下开恩,准许他们通过科举入仕、投身军务、学习经商或是在家务农,他们若不愿意,又该如何是好?”

这时,朱由校赶忙说道:“袁爱卿,《皇明祖训》的问题,你们替朕想想办法。

至于宗室子弟违法乱纪,一旦查实,必须严惩不贷,全部送往凤阳高墙圈禁。

若让他们经商、为官、投身军务、种地,他们若不愿意,那朝廷便不再管他们,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要是敢违反法令,直接送往凤阳高墙,让他们在那儿养老,朝廷还真不差他们那口饭吃。”

江宁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回应道:“陛下,关于《皇明祖训》,臣以为可由内阁牵头,联合礼部、翰林院等部门,对祖训进行重新阐释。

如今大明局势与太祖皇帝立国之时已大不相同。

祖宗留下祖训本意是护佑大明江山,如今宗室耗费钱粮甚巨,已然成为朝廷负担。若不革新,恐危及社稷。

可向天下宣告,此番对宗室政策的调整,正是遵循祖训中顺应时势、稳固国本之意。

如此一来,既不违背祖训初衷,又能化解当下困境,御史言官也难以再拿祖训做文章。”

“至于那些不愿改变、依旧违法乱纪的宗室子弟,陛下圣断英明。

不过,在执行过程中,可先将愿意改变、积极响应朝廷政策的宗室子弟区分出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扶持与引导。

例如,对参加科举的宗室子弟,可入国子监读书,提供学习资源;对投身军务的,安排到京营军中历练;对经商务农的,在赋税上予以优惠。

如此一来,树立正面榜样,也能激励更多宗室子弟做出改变。

同时,对于那些冥顽不灵、屡教不改的,再严格按照陛下旨意,送往凤阳高墙圈禁,以儆效尤。”

联盟书库

朱由校听完,点头称赞道:“江爱卿言之有理。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宗室弊病,又能让宗室安分守己。

倘若其中真有治国安邦的人才,朕绝不吝惜高官厚禄予以赏赐。”

袁可立也在一旁附和:“陛下圣明,江大人此计甚妙。

如此不仅能应对当下藩王涉案之危局,从长远看,也能为宗室找到新的出路,缓解朝廷财政压力,实乃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