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方回的医术,早就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了,他深知纸上谈兵的坏处,因此常和一些大四学长到医院里学习问诊过程。
又看了许多这方面的视频,像是有多个名师手把手教学一样,对他的问诊能力提升很大。
这第二位患者是个男生,身体十分消瘦,看上去也就20多岁,但病怏怏的没有精神。
方回刚坐到他面前,便闻到一股烂苹果味。
再一把脉。
心里便有了个底。
【糖尿病Ⅱ期,伴有脾肾气虚导致的水肿、气虚血瘀导致的四肢麻木,且肝肾阴虚导致视线模糊,应先从控制饮食……】
照样,方回写下这位病人的病因,以及从中西医两个角度的治疗方式。
写完后随手在段落最后面点了个点,之后来到第三位患者面前。
“来,把脉。”
“......”
【嗳气频繁、舌苔薄白、脉为弦脉,初步辨证为肝胃不和,慢性胃炎。】
【患者面红目赤,急躁易怒,且一夜未睡后显得极其烦躁、声音高亢,把脉后辨证为肝阳上亢,高血压之症。】
【心跳快而短、呼吸弱而乱,神色疲惫,舌苔薄且淡淡发白,脉细无力,辩证为思虑过度、心脾两虚,且有失眠症。】
【患者......】
方回每坐到一个患者面前,通过简单的观察后便能将对方的症状写在纸上。
速度极快,准确率极高。
虽说为了加分,望闻问切这个过程,被他刻意舍去了一个‘问’。
但这些患者,都是学校为了这场考试而找来的典型案例,身上症状明显,便也影响不大了。
欧阳老师一直在旁边跟着,方回每在A4纸上写下一个病情,他眼睛就瞪大几分。
到最后时,直接看神了。
近年来,中医的可信度越来越低,一个好中医几乎成了凤毛麟角的存在。
可这个年轻人,竟然用中医的辨证手段完成了这场考试。
不仅完成了,还完成的十分出彩。
欧阳老师忍不住问方回:“这些东西,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这还用学?”
“......”
方回扫了欧阳老师一眼,之后提着凳子,来到最后一位患者面前。
是个小孩。
先看脸色,除了有些微微发黄外,没有其他问题。
体型也没什么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