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赵高带领的去找棉花的部队回来了,去是两千人,来者不足五百,皆因匈奴人的阻挡。
不幸的是赵高在这一次旅途中不幸死亡,嬴政深感‘伤心’。
三年后随着棉花和水稻的普及以及各地书籍文化的普及,百姓们的衣食住行有了极大的保障,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干其他的事情了。
在一片广袤的田野边,墨渊正与几位老农交谈。一位老农满脸愁苦地说:“渊儿啊,这田越来越难耕了,那土质太硬,牛儿拉着费劲,咱庄稼人也累得腰酸背痛。”墨渊目光坚定,安慰道:“老叔,让我想想怎么办吧。”
“想什么,你前些日子才回来,好好休息,别再让你爹担心了就行。”
一日,墨渊望着不远处正在劳作的耕牛,突然眼睛一亮。他匆忙回到自己的工坊,精心挑选坚韧木条,凭借着精湛的榫卯技艺开始打造一种曲辕的犁。
他的好友阿福前来探望,好奇地问:“墨渊,你这是在做何物?”
墨渊兴奋地说:“阿福,此乃曲辕犁,若制成,耕牛会省力许多,耕作效率将大大提高。”阿福半信半疑:“真有如此神奇?”
“当然了,我发现现在用的犁犁在耕地时,由于辕是直的,转向极为不便,而且犁头入土的深浅调节也很麻烦,这就使得耕牛需要耗费大量不必要的力气。
而这曲辕犁,辕是弯曲的,在转向时就会灵活许多,能够减少对耕牛力量的损耗。并且,通过巧妙设计的机关,能够轻松调节犁头入土的深浅,适应不同的土质与耕作需求。
如此一来,不仅耕牛能轻松些,咱们耕种的速度和质量都会提升上去,这田也就不再难耕了。”墨渊一边摆弄着手中的部件,一边耐心地向阿福解释。
经过数日精心打造,曲辕犁终于制成。墨渊迫不及待地拉到田间试验,老农们纷纷围拢过来观望。
只见耕牛拉着曲辕犁轻松地在田间行进,入土深浅恰到好处,转弯自如。耕过的土地平整而松软,与以往用直辕犁耕出的效果截然不同。老农们脸上的愁苦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惊喜与赞叹。
墨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
“嗯,这两头牛看起来有点多余啊,老叔,你用一头牛试试。”墨渊对着他的老叔远远的喊道。
老叔听到墨渊的声音停下耕地把一头牛卸了下来,这一试不要紧试完吓了老叔一大跳,这一头牛的速度完全不弱于两头牛的速度,这也就意味着用这玩意劳动力至少多了一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