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无语的,木然接过董卓硬塞过来的笔,很是惆怅。
好吧,灵光一闪想出来的缓兵之计,也被识破了!
……
望着董卓亲自安排一队西凉铁骑,将那退亲书信连夜送去河东,蔡邕心中暗叹。
文姬呐……
为了大义,只能委屈你了……
就在蔡邕心中百感交集时,董卓接下来的话,却又让他惊的无以加复。
“与河东卫氏这亲,退了也好。”
董卓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像这些个世家大族,咱家早晚都得将他们连根拔起!”
“什么?”
蔡邕又急又怒,质问道:“亲也退了,你怎能言而无信!”
“说实话,咱家有时候吧,挺瞧不上你们这些名士的,嘴上说着仁义道德,骨子里,压根瞧不起咱武夫……”
消停下来的董卓,不嘻嘻哈哈时,竟颇有几分威严,看得蔡邕不由一怔。
董卓灌下一大杯酒,悠悠道:“可你们看看这天下……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整个朝堂上,还有生机么?你们再看看,弘农杨家的粮田,从函谷关排到了黄河边,粮仓里的谷子都发霉了,也不愿贱卖给百姓……”
董卓自斟自饮,说一句,便喝一大杯。
“河东卫氏,呵,名门望族!啐,直娘贼……”
醉眼惺忪的董卓,啐了一口,骂道:“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名门望族,天底下的百姓,才过的苦哈哈的,没个出路!”
“……”
蔡邕不是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书呆子,以他的学识,他当然知道,如今的天下,最大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宦官与外戚争权,也不是以前的党锢之争。
而是土地兼并太过!
这大汉的良田,十之八九,都落入了名门望族手中。
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田地,要么卖身为奴,要么流离失所!
长久以往,必定是,国将不国!
可土地一旦进了世家大族的手里,还会轻易地吐出来么?
不会!
绝对不会!
穷者恒穷,富者恒富!
这关于土地方面的顽疾,只会越来越严重,严重到,将大汉王朝拖入万丈深渊!
但很可惜,以蔡邕的眼界与能力,能发现问题的存在,也能看出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