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水镜门下英才聚,贪杯好色郭奉孝(二)

颍川,古郡名,秦王政十七年置,源于嵩山之颍水而得名。

东汉末年,要说哪个地方人才辈出,很多人可能会说,是荆州,也有很多人,会说是汝南。

但要是拿这个问题,来问两世为人,比世人多了十八年记忆的吕布。

他一定,会说是,颍川!

颍川,之于汉末,绝对是影响深远的地方。

大胆的说上一句,颍川人,左右了天下大势,倒是一点儿也不为过。

在吕布兵败白门楼的年月,有望鼎定中原的,只有两个势力。

一个,是以曹操为首的,曹氏与夏侯氏。

另一个,是以袁绍为首的,袁氏。

但这两方势力,不管是哪一方,背后的谋主,都是颍川人。

曹操麾下,荀彧、荀攸叔侄,颍川人;钟繇,钟会父子,颍川人;郭嘉,颍川人;戏志才,颍川人;陈群、陈泰父子,颍川人;徐庶,颍川人;赵俨,颍川人……

袁绍麾下,荀谌(荀彧四兄),颍川人;辛评,辛毗兄弟,颍川人;郭图(郭嘉叔父),颍川人;淳于琼,颍川人……

东汉末年,黄巾作乱至官渡之战的这一段时间里,天下谋士出颖川,可谓是名副其实。

荀、郭、辛、钟、陈、淳于,颍川六大家族,曹操与袁绍,各得四大家族支持,平分秋色。

有人可能会奇怪,明明只有六大家族,为何说是曹操与袁绍,各得其四呢?

那是因为,人才最为出众的荀家与郭家,在两边都下了注。

先说荀家。

荀彧,有王佐之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言听计从。

荀攸,神机中军师,凡画十二奇策,战无不胜,算无遗策。

荀家这两位大才,一主内,一主外,一主政,一主军。

随曹操,青萍起于微澜之间。

征伐十余年后,终将曹操辅佐为,最有可能定鼎中原的两大人选之一。

而荀谌,虽然后世名声不如小弟荀彧与侄子荀攸,来的那么显赫。

但在吕布的记忆里,此人智谋无双,一点也不输与投了曹操的那两位同族。

袁绍能从冀州牧韩馥手中,兵不血刃的将冀州拿下,全是荀谌之功。

对了,韩馥,亦是颍川人。

而决定袁绍与公孙瓒,谁才是北方霸主的易京之战,正是出自荀谌之手。

袁绍能从世家子弟,一跃而起,成为能稳压曹操一头的北方霸主,荀谌,功不可没!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