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本抚绝不能置之不理

闲聊一会,宋毅骋也大致了解了当下琉球国内的政治状态,整个政治生态都是以为汉人为主的,或者说以久米村汉人为主流,以他们的思想为主导。

这在他们的位阶,也就是勋贵名号上就能看出来,作为氏族,不但有国家的封号位阶,同时还有一套久米村位阶,比如亲方这个贵族封号,大致相当于国公吧,然后国家的阶级地位,也就是位阶,或者官职名称是叫紫官,同时还有久米村的位阶,叫做紫官大夫,主要负责主持和管理琉球王朝的宫廷仪式和庆典活动,确保这些活动符合琉球的传统和礼仪。管理和监督与王族有关的事务,包括王族成员的日常生活、教育和婚姻等。在琉球王朝中担任重要顾问的角色,为王族和高级官员提供咨询和建议。

“毛利小五郎,这么说,明天负责接待我等的就是这位紫官大夫了?”

“啊?”毛利张着嘴巴,小五郎就小五郎吧,反正是天国上使,怎么说都行,“是的。”

宋毅骋说的这个紫官,就是仪间亲方真常,他的汉名是叫蔡廛。同样是三十六姓人家之一的蔡氏,这三十六姓只是开始,后来陆陆续续又来了周、曾、孙、魏、林等姓氏,总共有40多个姓氏来此居住。至于为什么后来还有人来,那自然是先来的都飞黄腾达了,在这里,三十六姓高人一等,直接就是氏族。

他们在琉球王国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大多都被琉球国王尊重并重用,世代享有高官厚禄,甚至官拜相国,成为琉球国最着名的名门望族。这些闽人多为航海家、学者或其他拥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在琉球负责航海、造船、外交文书的编写、翻译、对华贸易等事务,对琉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政治上,琉球闽人三十六姓的后裔多出任琉球王府的要职,三司官辈出。他们成为琉球王府中的重要决策者,对琉球的政治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经济上,他们通过掌控琉球的对外贸易等事务,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琉球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文化上,他们致力于维护和发扬华夏文化,成为华夏文化在琉球的一大传播中心。

他们普遍从小就接受华夏汉人文化的熏陶,长大后甚至要去大月国学习读书,归国后在琉球传播大月国汉人文化,

可以说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在琉球社会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对琉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了,各个氏族也都不尽相同,有的子孙不争气,也没办法,三十六姓渐渐的形成了以梁、蔡、毛、郑、陈、曾、阮、金为首的政治集团,这几个姓在琉球国声名最为显赫。

知道了这些,宋毅骋就有底气了,汉人思故乡嘛。

“公主殿下,”宋毅骋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回荡在久米村的宁静之中,“此番公主殿下代天子巡守天下,安抚百姓,今日到了琉球,不仅是为了传达我大月国的善意与关怀,更是要救民于倒悬,久米村的百姓们辛勤耕耘,守护着这片富饶的土地,他们的付出与努力,值得我朝的保护和庇佑,也值得公主的尊重与嘉奖。”

坤仪公主身后的毕昭文,使劲的低着头,后背一耸一耸的,宋毅骋催人尿下的慷慨陈词,险些没让她给笑出声音来,不止是她,其她几女也是使劲抿着嘴唇。

宋毅骋瞥了一眼,坤仪公主居然面色如常,甚至眼里还有小星星,见到宋毅骋冲着她使眼色,她这才正色出声,她的声音柔和却坚定:“正是如此,本宫此番代天巡狩,必然还给琉球国一个朗朗乾坤,另外,本宫也带了些赏赐给久米村的百姓。”

宋毅骋一愣,看向坤仪公主,心道你的宫殿在哪儿啊,你就本宫。这倒是宋毅骋不懂了,的确有自己宫殿的可以自称本宫,但是有自己封号的,也一样可以,要是二者皆无,就只能自称本公主了。

说着,宋毅骋赶忙从袖口里面掏出来提前准备好了的礼单,他袖子里面好几份,各不相同,都是准备看情况给的,里面的东西不一样,多寡不一样,价值不一样,就掏不一样的礼单。

毛利小五郎也是个懂事儿的,慌忙跪倒于地,“久米村村首毛利,给公主叩头了,我代村中百姓谢公主赏赐之恩!”

见毛利已经开始跪听了,宋毅骋这才展开赏赐单,念了起来,“

赐琉球久米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