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了,陛下这几天心情不好,今天又是镇南王回朝的大日子,母妃不宜搞特殊……”郑嫣手扶已经挺起来的大肚子,摇头拒绝。
“母妃,儿臣甚是疑惑,北方边关突,辽两国都已经撤兵,为何“父皇”这段日子反而心情不佳呢?”
“北方边关恢复安宁,陛下当然高兴,你“父皇”是在为其他事情而忧心,比如商税与绥,丰两州的大旱……”郑嫣聪慧异常,且深得李格的宠爱,床第合欢之时,从只字片语间猜到了什么。
“母妃,儿臣愚钝,商税不是在稳步推进当中吗,户部更是新成立了一个什么叫商税司的衙门,听说还征调了许多秀才任职?”李泰不明所以,疑惑的请教道:“至于绥,丰二州的大旱更不是什么大事了,龙华国州县成百上千,哪年没有灾情,开仓放粮,按部就班就是,“父皇”有什么好忧虑的?”
“哎!傻儿子……”郑嫣深深地望了一眼李泰,内心非常庆幸自己当初选择投靠了李格,自己这个儿子,不论是城府,还是手段不及李格万分之一。
“母妃为何叹气?是儿臣有什么没想到吗?”
“泰儿,你禁军督察的差事干怎么样了,可别出什么大的差错,惹怒了陛下?”郑嫣生怕李泰在禁军搞什么小动作,触犯了李格的逆鳞。
“母妃放宽心,儿臣在禁军尽心尽力,没有任何不臣之心……”李泰明白郑嫣真实的意思,又补充道:“儿臣与母妃一样,崇拜强者,且有受虐倾向,就这样在“父皇”的疼爱下活一辈子也挺好。”
“好好好,这就好,泰儿如果有意,以后用心辅佐陛下办差,为以后母妃肚子里的“皇弟”铺路。”郑嫣点头露出笑容,隐晦的试探。
“母妃放心,虽然泰儿彻底臣服了“父皇”,但未出生的“皇弟”必须是储君,也算帮助儿臣实现了一个梦想。”李泰面容自嘲,庄严肃穆的保证。
就在郑嫣,李泰母子窃窃私语之时,李格坐着龙辇来到了慈宁宫,只见主殿大门紧闭,皇后纳兰萱跪在门前请安。
“萱儿,母后这是怎么了?”
“陛下您来了,萱儿也不知道母后怎么了,询问太监,宫女,一问三不知,只知道,从清晨母后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里面……”纳兰萱见李格到来,起身见礼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