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带杨灵、郑观音、长孙无垢三女进宫

“只要你们商行所遇之事占理,所求之事合理,朕自会应允。”

“民女谢过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

“若是无事,你便先下去吧。”

“民女告退!”

郑观音说着,便低着头转身退出了书房。

而这个时候,李世民也是带着审视的目光,看向了罗元。

“说说吧罗元,这都是怎么一回事。”

·

·

·

【第270章第三小节:将盐业收归国有】

“什么怎回事?”

“陛下,臣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罗元一副装傻充愣之色。

“嘭!”

“你小子,别在朕的面前打诨。”

“就你和那郑观颜,你们两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端端的,一个大唐皇商的掌柜的,怎么就成了你的小妾了?”

“另外,你是不是和那荥阳郑家有着什么关系?”

“上次朕让你调查郑家一事,你也是迟迟没有给朕答复。”

罗元见李世民已经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

当即也就不装了,直接摊牌了。

“陛下,事到如今臣也不瞒你了、”

“臣确实和郑家有所关系,那郑继伯乃是臣的岳父。”

“什么!”

罗元语出惊人。

李世民见罗元真的与郑家有关系,惊得当场就站了起来。

“嘿嘿!”

“陛下你别着急啊。”

“郑观颜是臣的小妾,同时也是郑家庶出三小姐,那郑继伯可不就是臣名义上的岳父吗?”

看着李世民那一脸震惊的模样,罗元当即解释了起来。

李世民听后虽然平静了许多,但仍然心有不安。

之前他敢那般重用、信任罗元。

除了因为对方是个文武双全的将才外,还有便是对他忠心。

其次,经过他的调查,虽然仍然不能确定罗元的具体身份背景。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罗元根本就不是什么医药世家的传人。

小主,

与世家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所以他才用的这般放心。

只不过现在···

“说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世民重新坐了下来,目光紧盯着罗元。

那样子就好像是在说:你小子别想着骗我,我盯着你呢。

只不过李世民却是不知道。

早在几天前郑观颜上线之时,罗元便想好了该如何应对今天这件事。

“回陛下,此事还得从当初你派遣臣和魏征一同前往山东安抚一事说起。”

“荥阳郑家的嫡长女郑观音,乃是郑家精心培养的才人。”

“他郑家也是成功依靠着郑观音成为前太子妃,而地位朝前。”

“其女成为当朝皇后,其家成为皇亲国戚,也就只差一步之遥。”

“可这一切,全部都毁在了陛下您的手里,自然是不愿意与陛下和解的。”

“不过最后,臣还是凭借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最终以理服人,让郑家勉强同意了和解。”

【你小子嘴皮子功夫的厉害,朕倒是亲身体会过。】

【只不过这以理服人?】

【你小子什么时候以理服过人?】

李世民听到罗元说自己以理服人,说服了郑家,心里顿时就吐起槽来。

不过他倒也没有怀疑罗元这话的真实性。

毕竟无论是罗元去山东之前,还是从山东回来之后。

他都不止一次的体会过罗元嘴皮子的厉害。

在不动声色地鄙视了罗元一番之后,李世民便继续听起了下文。

“臣当时耗费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这才勉强说服了郑家和解。”

“为此,臣更是将与我医药世家交好的茶道世家,所送给臣祖上的一套精美茶具,反赠给了那郑继伯老不死的。”

“然而,臣是万万没想到。”

“没过多久,长安竟然传来了已怀身孕的前太子妃郑观音,以及其膝下四女全部在长乐坊葬生火海的消息。”

“当时郑家在收到这则惊天消息之后,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愤怒,想来陛下能够想象得到吧?”

在罗元将目光朝着李世民投去的时候,李世民也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郑继伯好不容易同意了和解,这个时候却收到了自己女儿身死的消息。

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自然能够想象得到的。

郑观音等人的死,也让他的名声进一步地被败坏,

让人觉得他李世民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

同时还是一个心狠手辣,赶尽杀绝之人。

当时他还十分担心山东那边。

不过好在,直到罗元回来,山东都无事发生。

【听罗元这话,想来当时山东无事,郑家在得知那郑观音丧生火海一事,最后却一直都没有动作,想来他的功劳。】

李世民想到这。

看向罗元的目光,一下子就少了几分警惕,多了些许欣慰。

随后便示意罗元继续往下说。

“臣不敢欺瞒陛下。”

“当时臣在收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立马就知道坏事了。”

“连忙就快马加鞭地带着我那侍女护卫,赶回郑州。”

“当时刚到郑州时,臣就感受到了当地的氛围十分紧张。”

“人来人往的,就好像正在谋划着一些什么事情一般。”

“臣不敢耽搁,连忙就前往了郑家,朝着郑继伯直接阐明了来意,示意其不要轻举妄动。”

“只不过这一次,臣哪怕是说破天了,那郑继伯的态度依旧是十分坚定。”

“说什么也要和陛下,和如今的大唐玉石俱焚。”

“哪怕不能玉石俱焚,也要在大唐身上狠狠地撕开一个口子。”

“臣乃是大唐臣子,岂能眼睁睁看着这等祸事发生?”

“要不是臣当时手下无兵,臣直接就把他郑家给平了。”

李世民听到这,整个人的心情也跟着心中一紧。

荥阳郑氏,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世家的称呼。

更是一种实力和势力的代表。

尤其是当时的山东,还是李建成的第二个大本营。

一旦当时的郑氏铁了心的想要做点什么。

定然会直接引发整个山东地区暴乱。

其最终结果,便是导致大唐分裂,陷入战乱之境。

一想到当时这般严峻的局势,李世民有些担忧地咽了咽唾沫。

紧张地询问道:“那罗元,你当时又是如何为我大唐化解这次危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