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罗元的奏章

李世民看了一眼结社率那双目大睁,死得极为不甘的神情,便挥了挥手让雨田拿下去。

转而拿起了桌上的奏章满怀期待查看起来。

【陛下安康!臣罗元此次幸不辱命,北伐成功拿下西梁十州三十六城。】

【此次北伐大捷,重在两点:其一,李靖将军的战马置换;其二,云州隋国的协助。若不是隋国及时拿下丰州,堵住颉利和突利大军南下驰援的要道,北伐危矣!】

【臣此次虽然北伐成功,拿下西梁,却也损失不少,折损步卒八千,骑兵两千。不过,臣也斩突厥豹骑七千,突厥鹰骑八千,缴获下等战马五千,劣等战马五千。】

【只是如今西梁人口已被突厥屠杀殆尽,国内物资及财也是被掠夺而去,整个西凉民生凋敝。】

小主,

【此外,臣虽然从隋国手中拿回了丰州二城,但是对方却又不愿交出二塞一道一丘之防。臣有言在先,此次北伐,若是不能拿下整个河套地区,誓不还都。】

【西梁已定,三十六城皆由原西梁兵驻守,如何行事,但凭陛下之断。念,隋国之前相助之恩;避,天下之大唐不仁。臣并未武取四防之地,只命六千步卒与四千骑兵驻守在外,以防不测。】

【而臣孤身一人,前往隋国交涉,妄以和平解决此事,并劝其降我大唐,免去兵戈。臣之决断,未曾请命。】

【此去不知其中之险,亦不知是否可回。然,臣已定决心。事成,则下还都请罪,事败,则以死谢罪。】

【大唐云麾将军,朔方道行军总管,罗元绝笔!】

满换期待期待的李世民,一个字不落的将奏章上的内容全部看完。

脸色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看得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三人那是疑惑不已。

而李世民在看到最后绝笔二字时,再也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把将手中的奏章拍在了桌上。

眼中泪光闪烁道:“肱骨之臣!”

“这罗元真乃朕的肱骨之臣!”

“宁愿自己犯险,也不愿让朕担上骂名。”

“此等忠臣,古往不见几人。”

“君能为朕之想,朕却不能不顾君。”

“传朕之令,命李靖,进军西梁,接手十州三十六城城防。”

“命李积,集合兵马,陈兵云州边境,随时待命!”

·

【第188章2小节:是罗元哥哥吗?】

·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是彻底懵了。

完全不明白李世民如今为何这般激动。

就连身上的杀伐之气也显露了出来。

“陛下,莫要动怒!”

“此事还得再议!”

“在此之前,老臣能够询问一下,陛下此举乃是为了什么?”

“是云麾将军在奏章里说了什么吗?”

房玄龄调整好脸上的情绪,当即也是询问了起来。

李世民闻言,则是直接将那只压着奏章的手抬了起来。

十分激动地隔空点着那本奏章。

“你们看看,好好和朕的云麾将军学学。”

“对了,微整呢?”

“雨田,将那刚刚上任的谏议大夫魏征也过来。”

“朕也要让他看看这本奏折。”

“让他好好学学,为君之臣,当是如何!”

得到李世民吩咐的雨田,立马就走出了大殿。

和外面小太监叽里呱啦了一下,便又回到了李世民身边。

而此时,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三个,则是三个脑袋挤在了一块。

带着浓浓的好奇,看起了上面的内容。

些许之后,当房玄龄将手中的奏章放下时,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直到李世民的目光投来,房玄龄这才憋出了一句。

“云麾将军,真是赤胆忠心。”

“唉!”

“这一点,朕早就知道了。”

“只是太固执了,太偏见了。”

“四防之地虽重,但计较起来,也不算河套。”

“再者,不过一些骂名而已。”

“即便朕担上了又如何?反正如今朕的身上也不干净。”

“倘若此次朕因此失去了云麾将军,这既是大唐而损失,亦会让朕一辈子无法安心。”

“所以朕让李积将大军陈兵云州,就是为了让隋国知道朕和大唐的态度。”

“若是他们敢乱来,敢不识相,那朕就要他试试,我大唐的兵锋,倒底锋不锋利。”

李世民一声轻叹过后,言语之中,剩下便只有无尽的杀气和战意。

房玄龄和杜如晦,在得知了罗元奏章上的内容,此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只能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李世民的决定。

此外,此次罗元云州一行,对于大唐而言,同样是一个机会。

若是罗元真的劝说成功,那么大唐在名义上也就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