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罗元问出这个关键问题,李世民也是意识到了此次突厥极有可能是在兵分两路入侵大唐。

那所谓的突利就是一个幌子,一个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幌子,不过这个幌子他们又不能不管,一旦他们放任不管,那么这幌子很有可能变成一把利刃朝着他们大唐刺来。

在罗元的带头下,经过一个时辰的商议,最终决定一方面按照原计划任命李积行军总管,一方面加强京师的戒备,并火速派人打探颉利的动向以及位置所在。

任命一事虽然要经过尚书省,但是如今裴寂还卧倒在床,如今也就是萧瑀在主持尚书省的工作。

虽然萧瑀也是旧臣之一,时不时的的给李世民找不痛快,但是在大是大非上却不似裴寂那般固执。

就像政变那天,为了不进一步引发更大的内乱,他主动劝说李渊李李世民为皇太子,并将大权交由李世民。

再加上如今兵部的人也换了,所以在任命这一块基本上问题不大。

至于否战的问题,罗元则是提出谁要是否战,就派他去和突厥谈,去劝说突厥退兵。

虽然罗元已经提醒了李世民关于突厥的意图,但是并没有点出经州罗艺和豳州张瑾的问题。

一来,此刻说已经来不及了,突利都现身了,颉利也就这两三天了。

二来,即便告诉李世民突厥将会袭击长安,他也不敢征调关中大军来卫戍京师。

李渊作为关陇首推人,李建成作为下任直接受益人,加上二人常年身处关中经营,其中亲系不知繁多。

而他这个作为非常手段上位的人,一旦将这些大军征调过来,就等同于将危险带了过来,难保大军不会反戈。

至于关外的大军,命令下达,军队集结,长途跋涉,等到大军来的时候,黄花菜早就凉了。

小会散了之后,李世民便让众人离开了。

由于这次罗元是跟着宫里的人来的,没有骑上三八大杠,为了避免被长孙无忌抓住,他就和长孙无忌躲起了猫猫。

躲着躲着,不知怎么的就朝着崇文殿后面李世民那些妃子所在地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