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苏轼、苏辙兄弟输的心服口服。
于是他们开始了第二场比试,苏轼信心满满的提笔写了一首词:(千秋岁)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少,玉手簪黄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包拯不急不躁的提笔也写了一首词:(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我们看着这两首词,一时间经无法分出胜负。苏轼看了包拯写的词,大为佩服。包拯看了苏轼写的词也十分的佩服。
最后商定,这一场算是打平手。包拯听后没有同意,他主动认输,他觉得苏轼写的词的境意高过自己写的。所以第二场算是包拯输了!
包拯的耿直和大气,一下子征服了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他们两个一脸崇拜的看着包拯,这两个漂亮的小太正真是太可爱了,真是两个迷弟。
第三场由李清照出题,包拯和苏轼、苏辙他们三个抢答,看谁答对的多。
准备好后,李清照就开始出题了!李清照竟然出的是九九乘法表上的乘法。李清照每一次刚出完题,就被包拯说出了答案。气的李清照宣布认输了!
看着咬牙切齿的李清照,我对他们四个说道:你们会不会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啊?他们听后摇摇头。
我心中窃喜,终于可以让我显摆一下自己了。宋朝还在使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样的数字,如果教他们乘法十分的不方便。
于是我就把后世的阿拉伯数字教给他们了,四个小神童一教就会。做他们师父真是太有成就感了!每个人都可以考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