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只能填鸭式恶补了。
“全同粒子是什么?一模一样的粒子吗?”初阳指着书上的一个名词问道。
他不是不想直接看书上的解释,而是面前有两位顶级物理学家,解释的肯定比书上更通俗易懂一点。
刘行之属于天赋型加努力型,张口就把全同粒子的概念给背了出来。
“每一种粒子各自具有特定的内禀属性,包括 静质量、电荷、自旋、磁矩、寿命等。量子力学中把属于同一类的具有完全相同的内禀属性的粒子称为全同粒子。”
史密斯就是随口附和道:“解释的很正确。”
“噢噢噢,原来是这样。”
初阳听完刘行之的解释,感觉也没什么,但又看了一眼书,发现这个概念出现在量子力学上。便又多嘴问了一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它有没有什么……反常识的地方?”
初阳是个数学家,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严谨且逻辑自洽的学科,通常并不会出现违背常识的事情。
但量子力学不一样,初阳这才学了几天,他都感觉自己快要开始质疑世界的真实性了。
刘行之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不。你对物理不够了解。完全相同这个概念本身就挺离谱的。”
“不过你要是说反常识的话……嗯……”
“着名洪-欧-曼德尔实验就挺反常识的。”
说着,刘行之开始详细介绍这个实验。
“这次实验主要用到了分束器,本质上就是一个半镀银的半透镜。当光以45度夹角射向这个半透镜时,分束器可以把光分为两束,一半透过去,一半反射45度。”
“实验用两个的光子在分束器上下同时以相对称的角度射进这个半透镜分束器。”
“已知实验会产生四种情况。”
“上侧的光子被反射,下侧的光子被传输。”
“上侧的光子被传输,下侧的光子也被传输。”
“上侧的光子被反射,下侧的光子也被反射。”
“上侧的光子被传输,下侧的光子被反射。”
“你猜猜会发生哪种情况?或者分析一下每种情况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