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当时顶级理论物理学家,立马就抓到了重点。
“你想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虚光子上?”
虚光子是一种出现在量子电动力学中的虚粒子,通常用于描述电荷粒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
在费曼图中,虚光子是通过交换而传递电磁力的粒子,而在实际物理过程中,虚光子并不以观测到的方式存在。
而且虚粒子也并不直接出现在计算过程的那些可观测的输入输出量中,那些输入输出量只代表实粒子。虚粒子项代表那些所谓离质量壳的粒子。
海森堡认为,在亚原子过程例如碰撞中,到底“实际上”“真正”发生了什么,是不可直接观测的,也没有可用以描述的单一而且物理明确的图像。
也没有可用以描述的单一而且物理明确的图像。
而虚粒子则是一种概念化的手段,通过给亚原子过程的内在机制提供假设性的诠释性图像,可以绕过海森堡的洞察。
虚粒子不必具有和对应实粒子相等的质量。这是因为它短命而且瞬变,所以不确定性原理允许它不必守恒能量和动量。
虚粒子存活得越久,它的特征就越接近实粒子。
虚粒子出现在许多过程中,包括粒子扩散和卡西米尔效应。
在量子场论中,即使是经典力 ,例如电荷间的电磁吸引力和推斥力 也可被认为是源于荷间的虚光子交换。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虚光子之所以没有会观察到,并不是因为人类技术没有达到。
如果一个单一的粒子被侦测到,那代表了它存在的时间长到了使它不可能成为虚粒子的程度,即虚粒子是不可能被观测到的。
它几乎仅仅只存在于理论计算当中。
这也是比较抽象的地方,
虚光子的引入是一种数学和理论上的工具,用于高阶修正和更精确的物理模型。
在实验中,我们只能观测到最终状态的粒子,而虚光子并不是最终状态的一部分。
因此,虚光子的存在主要存在于理论计算的数学框架中,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基本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命点头承认,“没错,我就是准备从虚光子出发进行理论研究。”
“呵呵。”史密斯苦笑两声,说道:“你还真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
秦命说道:“没事,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等再过两个月引力场研究结束,我就会着手这一研究。”
“而且我们的时间没那么紧张。”
“怎么?你畏惧了?”
“我已经汗流浃背了。”史密斯开了玩笑,随后又开始正经的分析起来。
“从虚光子出发完善理论倒是没有问题。但我认为最终的关键部分在还是在实验上。”
“我们该怎么确保这个实验没有受到任何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