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穿越大唐,必备神器

砖家叫兽们负责发表狗屁言论,无良媒体为了点击率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地渲染,把他们奉若权威。

都是狗屁,想想铁狮子、想想武当金鼎……

六十岁的时候,还舔着个大碧莲,让徐悲鸿给他画了一幅六十行了图。

还有人提出来,让农村的老百姓在城里买车买房,耕种的季节开车回老家种地。

我呸!

就这样的,但凡在贞观朝,都得让老郭给乱刀剁了喂狗。

老郭轻轻抚摸着曲辕犁,就好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儿子。

和寻常的犁杖不同,房俊对此进行了很大的改动。

把直辕改为曲辕,还加装了可以旋转的犁盘,缩小了犁架尺寸,操作更加灵活。

“这个好!”

“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可以满足不同地形的耕种需求。”

老郭欣喜若狂,再看向犁头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没有横杆。

“房俊,不加横杆的意思,是不是一头牛就拉得动?”

房俊对郭怀仁竖起了大拇指,“郭伯伯,不愧是我朝的神农氏,一语中的!”

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耕牛是主要的劳动力。

一套犁杖,通常要两头到三头牛,才能拉得动。

面前的曲辕犁,一头牛就拉得动,那就代表耕种的速度会提升两倍以上。

长安周边没有开垦的土地很多,如果这东西普及到百姓家……

老郭激动了,能效代表的就是产量,他敢断言,如果朝廷尽快普及,让每户人家都用得上曲辕犁,最多三年,大唐的粮食产量就能翻一番。

镇国神器!

这就是典型的镇国神器!

老郭激动得全身颤抖,“他,有名字吗?”

“郭伯伯,我有个建议,不知道行不行得通。”房俊略微沉思后开口道,“贞观犁,如何?”

老郭听闻,脸色大变,“房俊,这种事最好是先和陛下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