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三大难题

如今困扰定安的有三大难题,一曰人口,二曰资源,三曰教育。

李长青定的发展目标里包含了解决这三个难题的办法,鼓励生育和鼓励移民,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以及普及义务教育。

第一次扫盲是在春节后第三天开始进行的,一直持续到春耕,对于每个乡都是有要求的,至少保证三个月内百姓能够识得100个常用字。

第二次扫盲则安排在秋收后了,没办法古代生产力低下,农业是大事,还没有办法能够将农民从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因此定安的手工业发展一直很缓慢。

春耕完毕,大唐红军则接着投入到训练当中,苏维埃大唐没有移除府兵制,府兵仍然存在,但他们的作用已经不大,类似于民兵组织,也会有一定的甲胄装备,但是不多,普遍以刀弓为主。

而大唐红军则是职业军队,除了必要的春耕,秋收以外,他们保持着一日一练的状态,通过商行以及过往税收购买一系列物资来供应,定安现在还不能做到粮食自给自足,肉食也是。

最让人不安的是,目标定安境内并没有发现铁矿,煤矿,只有一座石灰石矿,这点儿矿产是不够定安装备军队的,目前的铁矿来源仍然是从别的地方采购,对外的口径便是用于边军装备制造以及农业用具制造。

最可怕的就是,定安暂时没有发现盐矿!

李长青明白如今定安的困局,他没有扩大军队也没有大肆宣传,也仅仅是把定安一步步的消化掉,得亏这里贫困,没有什么世家大族,不然他这么做早就暴露了。

通过一步步的福利政策,苏维埃大唐已经深得民心,但是目前仍然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关于突厥问题。

上次通过万友仁的报告,李长青已经得知有一个突厥部落有加入苏维埃大唐的意图,但是作为边关重镇的定安来说,突厥是定安百姓敌视对象,他们对突厥的恨已经达到恨不得剥其皮,饮其血,食其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