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唐餐饮业标准化

这有有名次的商家可以买到由皇帝陛下亲笔书写的商号。

没错,这是李长青教给李世民的一个捞钱的法子。。

商户评比选用的材料由家和商行提供。

进入朱雀大街的路人需要支付两文钱,算做事门票钱。

所有商户租用铺子都要交上几百文钱。

你可能会觉得这还要交钱的评比,谁会愿意参加?

当初李世民也是这么想的。。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第一天半做城的商户就来报名,第二天便是整座城的商户,再往后几天就连摆小吃摊的也来报名。。

商户们不傻,能够话最低的钱将自己的商品或者说是菜肴推广出去,这就是赚。

最后评比出来的五个菜馆,粉粉选择掏钱购买由皇帝陛下亲自书写的牌匾。

这次评比结束,除去一些必要的费用,李世民捞了几百万钱。。。

同时,由溢香楼牵头,全长安城的酒楼参加形成的饮食文化形成了。

之前的酒馆菜式基本很单一,有些菜只能到特定的酒馆才能吃到。

经过这次评比后,几乎所有的酒馆的菜式统一了起来,唯一不同的是厨子。

他们被老板要求开发新的菜式,好给酒馆拉来更多的客人。

于是没过多久,溢香楼的代理掌柜就决定,将大家都有的菜式确定为一个酒馆的基本菜式,然后在基本菜式的基础上大家可以自行开发新的菜式。

同时就连皇帝陛下也下旨,所有酒馆的菜肴必须保证新鲜,而且还要准备建立一个小部门专门管理这些。

无论是百官还是百姓都觉得这条政令很合理,毕竟民以食为天嘛,于是也没有闹腾。

这自然是李长青通过书信告诉李世民的。

于是大唐,进入了餐饮标准化的时代!

长安和定安都在变化的,但这些都只是在大唐内的变化。

放眼大唐外的变化呢?

不说远的,就那个突阙,如今正在进行战争动员,不过他们没准备攻打整个大唐,而是想打定安县。

定安县发展太快又太好了,突阙难免不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