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科考中李长青写的策论里的一些建议李世民已经开始实验,不得不说效果不错。
就比如说官员要安排专门的部门进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小的考核,每年汇总进行一次大的考核,优异者奖赏,低劣者罚。只不过策论里的这些建议还不是很完善,只是大致得提了这么一个观点而已,不过已经很受用了。
随后李世民又闲聊了几句就离开了,李长青便再次踏上上任之旅。
路途实在是遥远,大概得有一个月的时间全部都是在路上的,李长青在马车里闲的没事干,就经常给王二和张三讲讲故事,聊聊天,倒也是增进感情的一种办法。
大唐的政治文化中心就是长安,(大唐初年)而越偏离长安则越落寞。
北方本就是多事的地方,不仅有少数民族的时常侵扰,就连高句丽也虎视眈眈。
什么友好条约都是虚假的,只有自身的实力足够强大才能不被外族侵犯,李长青这次上任定安,一是想建立一支军队,二是想试试把后世的政令放到大唐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可问题是,越往北走,萧然的景色越来越多,越来越重。
房屋由一开始的青瓦房到泥土房再到茅草房最后连像样的房子都算不上。
百姓的服装由锦绣华服到粗麻布衣最后仅仅弄了块遮羞布。
唯一不变的就是孩子们,他们的忧虑倒是不多,成群结伴的要耍着。
不过还是有许多孩子已经下田农忙了。
李长青曾经问过王二和张三,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就开始帮助他们家的大人在田里做工的。
王二回答是七岁,张三回答是九岁。
这都是本应该是上学的年纪。。
而且这样的情况在大唐是件很寻常的事情。
李渊刚刚登基的时候总人口只有二百多万,许许多多的村落都是空无一人的。
这是因为多年的战乱所致。
如今李世民登基,采用休养生息的战略,估计人口生育,这些年过来人口倒是增长了不少。
但新生儿的夭折率实在是太高了,几乎是是不存三。。
第一就是吃不饱,第二就是有病无法治。
世家大族门倒是捞了一波声望,他们开仓放粮,打出一手好牌,有的地方甚至只知道世家不知长安城里有个皇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途径幽州,情况好了些。
毕竟罗成的根就在这儿,罗家人把幽州维护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