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为什么默然,在古代,僭越称帝是谋逆大罪,“还政”有风险,“让位”需谨慎!
张邦昌尚在犹豫时,又接到了御史马伸的上书,同样是劝他还政给康王,并说如果张邦昌不同意,他以死谢罪,不敢辅佐他为叛臣!
张邦昌见此,下定决心还政。四月初五日,张邦昌尊元佑皇后孟氏为宋太后,派谢克家到济州(山东菏泽)拜访康王,请他接皇位。
王时雍、徐秉哲见到手的高官厚禄要鸡飞蛋打,对张邦昌道:“现在骑虎难下,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否则后悔莫及!”张邦昌不听。
谢克家到济州劝康王,康王没有答应。
接着张邦昌又派蒋师愈拿着他写的信到济州,张邦昌在信里说,被金人推立,是权宜之计,是为解除国难,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其他想法。
康王赵构回书准予,同时告诫宗泽等,张邦昌本是受伪命之人,按理应该诛讨,但念他事出权宜,对他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可以移师开封附近,静观其变。
不久,康王从济州赶到南京应天府,吕好问劝张邦昌主动到应天府还政,张邦昌毫不犹豫地率群臣赶到应天府,跪拜在康王面前痛哭请求死罪,康王好言宽慰。
五月初一日,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皇帝位。
赵构即位后,问宰辅大臣如何处置张邦昌,黄潜善道:“张邦昌行为罪不可赦,可他是为金人逼迫,如今主动归来,请陛下处置!”赵构封张邦昌为太保,同安郡王,一月两日如政事堂,参决大事!
由于张邦昌是坚定的主和派,同时又僭越做了皇帝。后世传统历史观点,对张邦昌基本都是贬义的。其实张邦昌在位仅三十三天。即位明显是被迫的,从张邦昌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不想做皇帝,不是假惺惺,而是真切切!
张邦昌做了所谓的大楚皇帝后,自始至终还是以臣子身份自居,没有沉迷在“皇帝”美梦中。金人一撤走,他便还政给赵构。其实还政有很大风险的,还政还的就是身家性命。毕竟没有人会舍了性命去惺惺作态的。如果说张邦昌有虚假的表演,唯一的可能,就是还政当天,他伏地恸哭请赵构处死的表现了。所以说,张邦昌是有别于后来的伪齐皇帝刘豫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