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立赵煦

公元1082年八月十一日,赵顼身染疾病,经御医医治,九月九日,赵顼病愈。本来这是件值得庆贺的好事,不料,九月十八日,永乐之战大败,徐禧等战死,赵顼晴朗的心头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乌云,由此郁郁寡欢。

公元1083年闰六月,韩国公富弼薨逝,享年八十岁,谥“文忠”。

十一月,文彦博以太师身份退休,时年七十八岁,但老文的仕途并未就此止步,神宗死后,文彦博以八十多岁的年纪重新出山,即使是现代社会,这都是一个了不得的壮举,可见,老文身体有多棒!

公元1084年十月,赵顼下诏将宜州以南的保乐等六县、宿桑等二峒赐给交趾。此前的1079年,赵顼已经将顺州(即广源州)赏赐给交趾李乾德,但疆界没有划分清楚,交趾人因此经常侵掠勿阳地区,驱逐驻扎在此地协助大宋抵抗交趾的侬智会,侬智会到宜州来求援。

宜州归桂州管辖,此时的知桂州是熊本,他发檄文质问李乾德,李乾德连忙收兵向熊本谢罪。为了明确疆界,消除战乱,李乾德派使来桂州谈判边界,熊本脑袋一时进水,认为保乐、宿桑等八洞是不毛之地,请奏赵顼划给交趾,赵顼准许。将广源州和保乐、宿桑等地赐给交趾,是赵顼一生之中少有的败笔!

公元1085年正月,正当青壮年的赵顼,身体又出毛病了,二月,赵顼病情恶化,赵顼迁居福宁殿。三省、枢密院入宫内探问皇帝疾病,见此光景,大臣们都乱成一团。

宰相王珪对赵顼道:“去年冬天,臣曾奉圣旨,皇子延安郡王来春出阁,请陛下早日将他立为皇太子。”一日之中,前后上奏了三次。

赵顼此时已经病得不能说话了,大概自己也有不祥的预感,赵顼躺在御榻上无力地点头首肯。

赵顼生育了十四个儿子,但有八位夭折,向皇后没有生育儿子,此时最大的皇子是延安郡王赵佣,也仅有十岁,养育在赵顼母亲皇太后高氏宫内。王珪等请立赵佣为皇太子,并请皇太后权同听政,赵顼准奏。

对于王珪等要自己听政的请求,皇太后高氏起先并不同意,后来经宰辅大臣再三请求,高氏才哭着应允了。毕竟儿子的江山孙子继承,自己在后掌舵,到底更为放心!

三月初一日,王珪等进宫拜见皇太后高氏,高氏在垂帘后面接见大臣,抚摸着赵佣的后背,流着泪悲痛地道:“吾孙孝顺啊!自从官家服药,从未离开过左右,手写佛书,为帝祈福,而且聪明颖悟,喜欢学习,已经背诵论语七卷了!”

高氏说完,让赵佣拿着所写的佛经出帘,递给王珪等观看,王珪等见赵佣字体端谨,再拜称贺。

接着赵佣立帘下,王珪拿出拟好的制书,宣布赵佣为皇太子,赐名赵煦,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也就是垂帘听政了。

第二天,大赦天下,派遣礼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各帝陵墓。

赵顼病重后,赵顼的两位弟弟岐王赵颢、嘉王赵頵每天进宫向赵顼探病情,然后向皇太后高氏问安,实际是有觊觎皇位的心思,高氏垂帘听政后,洞若观火,立即命岐王、嘉王不要再进宫了。还暗中命令内侍梁惟简,让他妻子(宦官有老婆,大宋就出现了啊!)缝制十岁小孩的黄袍,带进宫来,以备不时之需。

初四日,皇太后高氏又命吏部尚书曾孝宽为册立皇太子礼仪使,为赵煦举行了册立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