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次战役,西夏在大宋这边捞了一些好处,马上消停了。公元1071年九月,西夏故技重施,派人到开封入朝进贡,承认大宋“老大”地位,此后几年,双方并无大的战事。
公元1081年四月,西夏国内发生了政变事件。事情经过是:西夏将领李清,本来是秦州(甘肃天水)人,想回归大宋,空手回来感觉不好意思,想顺便给“娘家人”捎点礼物,于是极力劝说西夏国主李秉常,将黄河以南送给大宋,李秉常还没有做出回应,梁太后获悉,将李清杀了。
梁太后担心李秉常再受人蛊惑,糊涂之下做错事,便夺了李秉常的大权。
西夏政变消息传到大宋国内,“知庆州”俞充和“知泾州”种谔几乎同时上疏道:“夏主李秉常为其母囚禁,不能参与国政,夏国内乱,宜兴师问罪,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赵顼对谋取西夏,早就有雄心壮志,经过几年“王安石变法”,又积攒了一些家底。此次见两人奏疏大喜,即下诏命俞充、种谔同时进京入对,可俞充运气不佳,在进京路上得病暴卒。种谔到京后,对赵顼拍着胸脯道:“西夏国并无杰出将才,李秉常孺口小子,臣去将他反手捉来,献给陛下。”说得赵顼两眼放光,决定出兵征伐西夏,想一举将西夏灭了!
知枢密院事孙固劝谏道:“举兵容易,解除灾祸撤兵却难!”
赵顼毫不犹豫道:“夏国内乱不取,等到为辽国所有了,后悔莫及!”应该说,赵顼的主观愿望是值得肯定的,可世上有些事,总有几分运气成分在里头,赵顼出兵伐西夏,就是如此!
“国防部长”孙固见赵顼听不进自己意见,又归劝道:“万不得已,可以宣告西夏的罪行,派大军出动,只须小小惩罚一下它,分裂它的国土,命西夏当地各族酋长自己守护疆土,不是更好吗?”
赵顼笑着道:“你这是郦生观点罢了。”赵顼认为孙固打口水仗,毫无作用,事实本来也是如此。
孙固再问:“陛下要打,那么谁可以为陛下担当出师伐西夏的重担呢?”
赵顼胸有成竹道:“朕已经安排了李宪为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