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料:富弼不辱使命,出使契丹,是在公元1042年,富弼当时为知制诰,契丹屯兵边境,派萧英、刘六符为使者,到大宋来谋求关南地区。赵祯先派富弼负责接待两人,摸清楚了契丹的真实意图,然后和张茂实作为正副使者出使契丹。
小主,
富弼到达辽国后,契丹皇帝质问富弼:“宋朝违背盟约(澶渊之盟),派重兵屯雁门,增修水塘,整治城池,编收民兵,意欲何为?我北朝群臣纷纷建议我出兵南下。但我认为,只要你们能归还关南的土地,我便不计较,若不然,出兵不晚。”这是直裸裸的威胁了。
富弼不亢不卑的回答道:“北朝忘了我真宗皇帝的大恩吗?澶渊之战,我真宗皇帝如果听大将的建言,你们北朝谁能逃脱?北朝和我中国通好,你北朝人君获利,若两国用兵,利益归臣下,人君自取祸端。劝陛下用兵的大臣,是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考虑啊!”
契丹皇帝惊骇的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富弼微微一笑,从容道:“中国幅员万里,精兵百万,法令严明,上下同心,北朝用兵,能确保胜利吗?纵使胜利了,损失的士卒钱粮,是大臣承担还是朝廷承担?如果两国长期友好,中国的岁币归北朝皇帝还是北朝大臣?”
契丹皇帝猛然省悟,沉思良久,富弼接着道:“陈兵雁门,是为防备西北李元昊,塘水是何承矩通好之前就修建的,城池修理只是旧城改造,民兵也是替补不足,不是违约啊!”
契丹皇帝道:“你不说我确实不知详情,但是我还想的到祖宗的旧地!”
富弼争辩道:“关南旧地,是晋周两代往事,本朝皇帝为祖宗守地,不忍多杀两国赤子而已,北朝真要发兵,罪在北朝,天神共知!”
最后,由于富弼的大智大勇,据理力争,只是增加了一些岁币而已,这也是赵祯的本意,因为朝廷确实不能和西夏及契丹同时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