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寇准卒

寇准逝世后几天,朝廷调任寇准为“衡州司马”的任命书才送到雷州。

寇准死后十一年,朝廷恢复他“太子太傅”的爵位,赠“中书令”、“莱国公”。后又赐谥号“忠愍”。公元1052年,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拚为寇准撰写神道碑,赵祯亲自在神道碑上首撰写“旌忠”两字,由此盖棺定论,为寇准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寇准死后没几天,另一退休宰相冯拯在家也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

佐料:冯拯(公元958年-公元1023年),字道济,出生于孟州河阳(河南孟县)。北宋时期宰相。

冯拯年轻时曾以书生身份拜会赵普,赵普“奇其状”,道:“你富贵寿考,不在我之下!”冯拯于公元977年考中进士,冯拯拜见赵普,自然是在此之前,赵普是公元922生人,因此赵普说这话时不会超过五十五岁,他富贵,但言长寿,却透露出赵普的极端自信。实际冯拯的寿命并没有超过赵普。

冯拯为官,总的来说比较清正,但不知何由,寇准十分厌恶他,太宗赵光义朝,寇准专门斥责过他,冯拯也上书反击,说寇准专横跋扈,寇准因此被赵光义罢职。所以在“澶渊之盟”时,冯拯经常与寇准唱反调。

真宗赵恒沉浸在天书期间,冯拯曾任尚书左丞、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但他多次以病上疏,要求罢职,于是先知河南府,后到陈州。搞得真宗很蒙圈,问宰相王旦道:“诸大臣皆要上进,为何冯拯总是请求去小地方?”

王旦回答道:“马知节曾经讥讽冯拯好富贵,想做节度使。冯拯怕被马知节说中,因此不敢去大的州郡!”

冯拯气度威严,宦官传诏到中书省,如果冯拯在的话,宦官从来不敢在中书省坐。林特曾去他家拜访,多日都不接见,传话出来,有事谈,到中书省宰相办公室来。等林特真的来时,他又让吏员传话道:“有公事何不直接上奏朝廷?”还是不单独见面。

林特羞惭万分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