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几年,赵恒迎着天下祥瑞,天书年年有,珍奇岁岁呈;建着天师观宫,什么太极观、会灵观,景灵宫,玉清昭应宫,一“观”高一“观”,一“宫”胜“一宫”。
特别是玉清昭应宫,位于皇城西北天波门外,公元1014年十一月建成,由丁谓主持建造,前后历时七年时间,包含各种宫殿共计两千六百一十间,花费近亿两白银,制度宏伟,金碧辉煌,耗资之巨大,奢华之程度,亘古未有!
此宫原计划十五年完工,丁谓为三司使兼任“修宫使”,林特为三司副使兼“玉清昭应宫副使”,内侍刘承珪也兼任“玉清昭应宫副使”。
林特很有理财手段,极会笼络人,对属吏说话很温馨,做事亲力亲为,而且精力过人,夜以继日地工作,连续多天都不疲劳,因此手下人很愿意出力,工程进展迅速。
但是林特天性邪恶凶险,善于钻营附会,逢迎丁谓十分恭敬,丁谓对他十分看重,两人臭味相投。当时,世人称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为“五鬼”。
可见,赵恒既信神又信“鬼”!
公元1015年正月初一,赵恒亲临玉清昭应宫,奉天书于宝符阁,名臣张咏上表指责赵恒:“陛下不应该造宫、观,竭尽天下财力,伤害生民命脉,这都是奸臣贼子丁谓蛊惑陛下。臣乞斩丁谓头颅,高悬国门,以谢天下,然后再斩臣头,挂丁家门口,向丁谓谢罪!”
赵恒感叹张咏忠诚之外,当做耳边风,继续我行我素。不过,宋朝皇帝对于上言者,一概不杀,甚至不处罚,哪怕你是指着他的鼻子骂!这点很值得后世元、明、清皇帝借鉴!可惜得很,元朝直接杀头,明朝则打屁股,到清朝,已基本没有大臣敢直接骂皇帝了!
公元1017年三月,赵恒拟让参知政事王曾兼任“会灵观使”(会灵观、太极观、景灵宫、玉清昭应宫使都是宰相、辅相兼任),王曾推辞不干,说王钦若很适合。
王旦作为首席宰相,但自从被赵恒“贿赂”后,虽然干“玉清昭应宫使”、“景灵宫使”等差事不情愿,但也没有撂挑子,可王曾却当面说不干!赵恒觉得很没面子,心里很不高兴!
赵恒不客气地对王曾道:“大臣应该傅会国事,卿何必自异?(用现代化说就是:你怎么和中央不保持高度一致?)”
王曾顿首正容回答道:“君主听从纳谏谓\u0027明\u0027,臣子为国尽忠谓\u0027义\u0027。陛下不知臣驽病,让臣待罪宰府位置,臣只知道“义”,不知道什么\u0027异\u0027!”
后来王钦若在赵恒背后撺掇,赵恒撸了王曾的参知政事。王旦听说这事后,对儿子感叹地道:“王君坚定执着,他日德望功勋胜过我,可惜我见不到了!”
儿子们问为什么?
王旦道:“王君辞让\u0027观使\u0027,虽然怫逆皇帝旨意,但是言词直达,心平气和,并无丝毫恐惧,况且他才被启用为参政不久,就能做到这一点。我在政府近二十年,每次奏对,稍有不当,就拘谨不安。由此比较,可见王君的宏伟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