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谋封禅

刘娥听完,丹凤眼一转,便有了主意,刘娥道:“奴婢有个想法,不知道可行吗?”

刘娥说完,便在赵恒的耳朵边嘀咕了一阵,赵恒听完,哈哈大笑,指着刘娥道:“你真是朕的女诸葛啊!”

第二天,赵恒召王旦饮宴,君臣甚欢。散席时,赵恒特意指着身边一坛子,对王旦道:“此酒极佳,赐予爱卿,拿回去和妻子儿女一起饮用吧!”

王旦谢恩,抱着坛子回家。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上等的珍珠玛瑙。王旦醒悟过来,皇帝是想用礼品封自己的口啊!王旦想退回去,又不敢!皇帝说这是酒,你王旦敢污蔑陛下?不退?那只能违心赞同封禅泰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向臣子行贿,历史绝无仅有,这是真宗赵恒做的奇葩事。反过来说,赵恒这个皇帝还真是不专横、霸道!

拿下了宰相王旦,障碍就没有了,之后赵恒又召来王钦若,授以密旨,毕竟,天瑞、天书可不是说来就来的,需要好好运作,这当然是天大的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赵恒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佐料:杜镐(公元938年—公元1013年),无锡人。

杜镐治学严谨,博闻强记。是宋初有名的目录学家。多次参与整理内府藏书,编校三馆秘阁典籍,先后编成《馆阁图籍目录》及《太清楼书目》等书,可惜现在佚失。

北宋馆阁中每次获得异书,皇帝多向他咨询来历。杜镐一定将写该书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几任皇帝都很看重他。

但凡他查询检阅一般的书籍,他无需看书,只要告诉书吏:某事在某书某卷的某行,属吏按图索骥,从来没有误差,人称“杜万卷”。

另外杜镐平易近人,不倚老卖老,即使是后生晚辈、低品下属向他请教,他也应答无倦。

杜镐醉心治学,年逾五十,也每日治经史数十卷,有时甚至住在馆阁中,四更天就起床诵读《春秋》。

杜镐的居所偏僻简陋,仅能遮蔽风雨,他却安然处之二十年,从不想到迁徙。

闲暇时,杜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