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议亲征

公元1004年九月,契丹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

辽军还是以萧挞览(此人就是前文所说的萧挞凛)为先锋,攻破遂城,生俘守将王先知,接着力攻定州,宋军凭守坚城。

辽军攻势凶猛,不久,围瀛洲,进逼贝州、魏州。

朝廷一个晚上接到五封紧急军报,宰相寇准却不开封细看,饮酒谈笑,和平常一样。

第二天,同朝的官员把这事报告了赵恒,赵恒大吃一惊,召寇准询问,寇准若无其事地回道:“陛下欲平安了结此事,用不了五天时间!”

赵恒愕然不解。寇准道:“陛下到澶州亲征,大事迎刃而解(开封到澶州,五天距离)”。

赵恒听寇准说,又要他亲征,很为难,不想接茬,打算起身回宫里去。寇准一把扯着赵恒袖子道:“陛下回宫,臣一时半会难以见到,国家大事就完了。请陛下先下圣裁,不要急着回宫。”

赵恒无法,只得召集群臣商议出征,讨论方略。然后在便殿逐个接见大臣,听取他们各自意见。

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临江(江西新余)人,奏请赵恒临驾金陵(南京);

枢密院事陈尧叟,是西蜀阆州(四川阆中)人,奏请赵恒临驾成都。

两人都想领着圣驾回家乡,打的如意算盘啊!

更为可笑的是,他们美其名曰“临驾”,其实就是逃跑。

赵恒听完王钦若和陈尧叟的意见后,却让他们在御案旁边等候,又召寇准进殿。

赵恒最后问寇准的意见,并称有人建议“幸金陵或成都”,这些馊主意是谁出的,寇准心知肚明,虽然他一贯刚直,此时他却装作不知晓,问赵恒道:“不知谁为陛下谋划这种策略?”

赵恒有心包庇,不置可否地道:“爱卿尽管判断可不可行,不要问谁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