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威虏军

公元1001年七月,北面边关有消息传来,契丹又打算出兵侵犯边境。赵恒立即重视起来,调王显为“镇、定、高阳关都部署”,并授予王显“便宜从事”的权力;王超为副都部署。

王显是刚从“枢密使”的位置挪下来的,“枢密使”是朝廷重要的班子成员;王超曾是“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指挥使”是禁军首领,他还指挥过大阅兵。很显然,赵恒将北面边关统帅高配了。

十月初一,契丹皇帝耶律隆绪抵达辽国南京(北京),下诏南伐,封耶律隆佑为楚王,留守京师。

又命梁王耶律隆庆为先锋官,统军先行南下。

十月九日,辽先锋军在耶律隆庆的率领下挺过涿州,直扑大宋的威虏军(河北徐水县西南二十五里,‘军’是大宋相当于‘州’的一级行政单位)。

与此同时,宋军在王显、王超的调度下,开始收缩兵力,边将各部指挥官,诸如“威虏军都部署”魏能;“镇、定、高阳关钤辖”秦翰等,另有杨延昭、杨嗣、田敏、李继宣等边关大将,各自带领所部,齐集威虏军。

十月十六日,随着南侵的辽军先锋军踏上大宋威虏军的土地,双方战幕缓缓拉开了。

此时,北方阴雨连绵,漫天的细雨持续了十多天,使道路变得异常泥泞。

雨湿路滑尚是小事,最让辽军先锋主将耶律隆庆头疼的是,辽军所使用的弓弦是皮质的,被雨水浸泡后便疲软不堪,致使弓箭难以使用,在冷兵器时代,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没有弓箭,无异于老虎被拔了牙齿,剪了尾巴。

这个时候,他一定想起了十五年前的那个冬天,君子馆之战时,同样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让大宋刘廷让的军队无法张弓搭箭,所不同的是,那次,上天拔掉的却是宋军牙齿,以致刘廷让全军覆没。

“上天很公平啊!难道我也要重蹈覆辙吗?”想念至此,耶律隆庆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决不能重走这条老路!”耶律隆庆坚定地想道。看着身边扈从的王牌铁骑——“铁林军”,瞬间让他增添了无穷的信心。

“铁林军”乘骏马、披重甲,刺砍不入,用钩索绞联,将士虽然战死,也不会立即从马上坠落。

辽军作战,都先出动“铁林军”冲阵,对方阵乱后步兵跟进攻击,每每取得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