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战唐河

再说赵光义于公元986年主动挑起宋辽之间的战争,进行“雍熙北伐”,可是大宋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反而将优势丧失殆尽。

赵光义懊恼之余,为了激励将士,重新振作士气,于公元987年正月下诏:“将士战败,不予过问;沿边城堡御敌有功的人员,纪录赏赐;录用战死文武官员的子孙;免除河北各州县的租赋三年!”算是给了出汗流血的战士和受苦受难的边民一点安慰。

但是,赵光义显然是不甘心的,二月,他又诏令河北各州修缮城池、寨堡,同时分派遣使者在河南、河北等四十多州郡,以八位男丁招募一位兵丁的比例,征集民众为军士。赵光义什么目的?不言而喻!

大臣见赵光义无休无止,心中着慌。

宰相李昉率群臣上奏道:“河南之民,素习农桑,不知战斗,一旦聚集,必然动摇。如若为盗,更须朝廷派兵剪除。得不偿失!”

京东转运使李惟清则说得更为严重,他上言道:“若如此,天下没有耕种之人了!”并且连续三次上疏劝谏赵光义。赵光义大概考虑到是有点过头了,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总算暂时按捺住了心中的怒气。

赵光义想放手,契丹却不放过大宋了。

公元988年十月,契丹主圣宗耶律隆绪再次亲自率军南下,进攻大宋河北涿州。

契丹大军围住涿州,射帛书入城劝降,宋军拒绝。契丹军即从四面攻城,城破后,宋军出降。

耶律隆绪以宋朝降军分置七指挥,号“归圣军”,“归圣军”的称呼,就很有打大宋的脸面的意思了。

此战,耶律隆绪尽管占领了涿州,但自己也元气大伤。

刚开始,契丹围城并不顺利。契丹将领萧勒德、萧达兰皆中流矢而负伤。

涿州城破后,萧勒德保护耶律隆绪率部分北返,后闻宋军增援部队撤退,耶律隆绪又转身派耶律斜轸追击,大败宋军。十月,辽军破沙堆驿。

接着契丹奚王耶律筹宁在益津(河北霸州)大败宋军。

十一月初一,耶律隆绪命诸军齐备攻城器具,令耶律休哥攻长城口(河北徐水西北),四面齐进。大败宋军,将士溃围南逃,耶律斜轸招降,宋军誓死不降,耶律隆绪与韩德让纵兵攻击,宋军伤亡殆尽,惨烈异常!

辽军乘胜连克河北满城、祁州(河北安国),在祁州,辽军纵兵大略,祁州民众苦矣!

接着辽兵占河北新乐,抵至唐河(河北唐县)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