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94年三月,李继隆统军奔赴夏州。夏州刺史李继捧,闻李继隆率大军弹压李继迁。内心十分同情族弟李继迁,又决心救李继迁一把。
李继捧先让母亲、妻子、儿女到野外躲避。自己上书赵光义,替李继迁做辩解,另外贡献五十匹马,请求李继隆退兵。
本来,边界传言李继捧和李继迁同流合污了。如今,赵光义看了李继捧的奏章,更加怀疑他和李继迁有勾连,派宦官督促李继隆立即进军。
李继捧的举动,也确实让人心生疑窦。
李继隆大军压境,李继迁抵挡不住。节节败退,但他狼子野心,乘李继捧为他说情,对他不设防之时,反而率兵攻击李继捧的营地,首先擒获了李继捧的护卫军校赵光祚,想一口吃了李继捧的部众,演义了一场“蛇与农夫”的故事。
赵光祚忠心救主,大呼小叫起来。
李继捧正在军营睡觉,听李继迁攻来,仓皇起身,从营帐后纵身上马,单骑逃往夏州。李继捧的全部锱重武器,被李继迁一扫而光。
李继捧进了夏州后,夏州指挥使赵光嗣,大概也捞到了许多情报,将李继捧禁闭起来,打开城门迎接李继隆进夏州。
李继隆擒了李继捧,监军秦翰、部将侯延广建议杀了李继捧立威,再出兵追李继迁。
李继隆摇头道:“李继捧是砧板上的肉,应当请示天子做决断!”便将李继捧械送京都。
赵光义恨铁不成钢,训斥李继捧几次后,释放!还赏赐他母子金银器物、宅邸。李继捧两边没讨好,实在郁闷至极!
其后,赵光义认为夏州城地处沙漠,接济困难,而边关心怀不轨的人却利于占据,因此想毁了该城,召大臣讨论。
宰相吕蒙正道:“夏州自从赫连氏(十六国时期的赫连勃勃,匈奴人,大夏的开国君主。)筑城以来,成了关右的心腹大患。如果废了它,有万利无一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