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击西夏(上)

夏州(陕西靖边)是西夏政权的发祥地之一。

唐太宗时期,党项族首领拓拔赤辞归降唐朝,李世民赐拓跋赤辞姓李,安置在陕西夏州等地,其部落随后号称“平夏部”,世居夏州。

到后来,拓跋赤辞子孙又慢慢恢复了拓跋氏。唐朝末年,拓跋思恭任夏州节度使,其势力已经有很大扩张,统领银州(陕西横山)、夏州(陕西靖边)、绥州(陕西绥德)、宥州(内蒙古鄂托克)、静州(宁夏永宁)五州。

再后来,拓跋氏因征讨黄巢起义有功,再次被唐朝皇帝赐姓李,封夏国公。拓跋思恭变成了李思恭。

李思恭卒,弟弟李思谏继任,改夏州节度使为定难军节度使。

李思谏卒,李思恭孙子李彝昌任定难军节度使。继承人有点乱,我们不细究。

李彝昌卒,由儿子李仁福继任;

李仁福卒,由儿子李彝超继任;

李彝超之后,其弟李彝兴继任。

公元960年,李彝兴向赵匡胤进贡,赵匡胤封他为太尉。

公元967年,李彝兴卒,赵匡胤追封其为夏王。其子李克睿继任。

公元976年,李克睿协助大宋攻破了北汉的吴堡寨,俘获寨主侯遇,被赵匡胤封为检校太尉。

公元978年,李克睿卒,子李继筠继任。

第二年,赵光义伐北汉,李继筠派银州刺史李光远、绥州刺史李光宪出兵配合大宋的军事行动,渡河列阵,和宋军遥相呼应。

定难党项族的这些举动,表明对大宋是忠心耿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