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解疑惑(中)

那么,历史传言赵光义弑兄夺位又是怎么来的?

这源于一个众所周知的成语——“斧声烛影”。

“斧声烛影”的发端,出于宋朝一位僧人,他叫文莹,在他的笔记体野史《湘山野录》里,记载了赵匡胤驾崩前一段时间的经过。

后来有好事者根据文莹记录的这个经过,特别是赵匡胤死前的奇异举动,穿凿附会一句成语“斧声烛影”,说赵光义杀了赵匡胤,夺了皇位,实在是很不严谨。

再后来,明朝陈邦瞻写《宋史纪事本末》,又重复了这一说法,致使这种说法以讹传讹、越传越广。

本来,文莹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是说生死有命,人力难以逆转的意思。可生生被一些不怀好意的无良文人曲解了。

这里,为了解开历史真相,我们有必要引用一下文莹写的原文:

祖、宗潜跃日,尝与一道士游於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

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

三人者每剧饮烂醉。生喜歌步虚为戏,能引其喉於杳冥间作清徵之声。

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

至醒诘之,则曰:“醉梦间语,岂足凭耶?”

至膺图受禅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

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之。人或见於轘辕道中,或嵩、洛间,乃开宝乙亥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