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朝初期,因各地割据,特别是北有契丹、北汉,西北有定难节度使【定难节度地盘唐末开始为党项族李氏所占据,包括五州,即宥州(内蒙托克旗)、夏州(陕西靖边)、银州(陕西榆林)、绥州(陕西绥德)、静州(陕西米脂)。宋朝初期依附大宋,后来势力逐渐壮大,发展成为西夏国】,南面“十国”林立。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赵匡胤审时度势,选贤任能,谋划边帅:
用李汉超屯关南(河北高阳,地接辽国边境)、马仁瑀守瀛洲(河北河间)、韩令坤镇常山(河北正定)、贺惟忠守易州(河北易县)、何继筠戍棣州(山东惠民)、张美镇沧州,以抵御契丹。
郭进控洺州(河北永年)、武守琪领晋州(山西临汾)、李谦溥守隰州(山西隰县)、李继勋镇昭义(山西长治),以抵御北汉。
赵赞屯延州(陕西延安)、姚内斌守庆州(陕西庆阳)、董遵诲据环州(甘肃环县)、王彦升守原州(宁夏固原)、冯继业镇灵武,以抵御西夏。
因为这些将领都在边境守卫,赵匡胤深刻感觉到,“想要马儿跑、就要马儿吃肥草!”
所以,赵匡胤对边帅的待遇异常优厚,让他们有权收取“盐、铁、酒”等专卖利益,并且免除征税,允许他们花钱招募勇士为爪牙,军事上有部分自专权力。
不仅如此,赵匡胤在政治上、生活上、细节上更加关心他们!举三个例子:
赵匡胤让官吏为郭进修建府邸,明确规定建筑材料可以用筒瓦,官吏进言说:“按制度,不是亲王和公主,修建府邸不能用筒瓦!”
赵匡胤大怒道:“郭进控扼西山十几年,使我没有北顾之忧。我对他难道不能比同儿女吗?快去督办,不要多说了!”
其实郭进比赵匡胤还大五岁,但赵匡胤是皇帝,作为君父,说你是儿子,那是看得起你,这话没毛病,而且让人心潮很澎湃!
试想,郭进听了这话,能不粉身碎骨报答吗?
赵匡胤在未做皇帝前,曾和董遵诲产生过很深的矛盾。赵匡胤即位,在偏殿召见董遵诲,董遵诲伏地请死,赵匡胤命左右扶起,道:“你还记得以前的不愉快吗?我倒是全忘了!”
董遵诲很惭愧,赵匡胤又道:“朕为帝王,但问才学,岂能记念私仇?你不要担心,我会重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