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讲学习

赵普忙回奏道:“陛下教诲,臣铭记于心!”

后来赵普手不释卷,回家便关门开箱取书认真阅读,有时一天都不出门,一部《论语》烂熟于心,做宰相时临政决断如流,很是得益这部《论语》。

962年三月,赵匡胤下令修复孔庙,重新塑绘孔子、颜回、孟子等先圣、先贤的雕像。

赵匡胤亲自为他们写了赞歌,刻在孔子等塑像旁边,又命文臣分别写了祝颂词。

开辟儒馆,聘用名儒启迪教化,自己经常到儒馆去看望、视察。

接着赵匡胤下诏拨款修整国子监学舍,当国子监开学讲书时,赵匡胤很高兴地派专人送去美酒、蔬果表示祝贺。

赵匡胤听从翰林学士窦仪建议,改进和推行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

首先,赵匡胤极力放宽科举考试的范围,无论家庭成分如何,只要有文化知识,都可以参加考试,这又是读书人的大福利!

其次就是严格考试制度,防止官员请托舞弊;

再次,赵匡胤对考中的进士亲自进行复试,也就是殿试,使他们成为“天子门生”,并规定凡是参加殿试的都有做官的机会。

从此以后,殿试成为各王朝科举考试的一道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

殿试的目的,就是将进士的录取权力抓在皇帝自己手中,同时让读书人时刻感到皇恩的浩荡,也让统治集团的基础随之扩大,夯实了自己的政权。

赵匡胤这一措施,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从此后,读书人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