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金匮盟

公元961年五月初一,对赵匡胤来说是个悲痛的时刻,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生病了,而且很严重。

杜太后生育了赵匡胤五兄弟及两个女儿,老大赵匡济和老五赵匡赞因为幼年夭折,何时出生没有历史记载,但是赵匡胤、赵匡义和赵匡美的生年历史都有明确的记载。

本来五兄弟都是“匡”字辈份,因为赵匡胤做了皇帝,其他兄弟需要避讳,于是其他四兄弟改名为赵光济(已死)、赵光义、赵光美、赵光赞(已死)。

公元976年赵光义又做了皇帝,当时唯有弟弟赵光美在世,赵光美又得避赵光义的讳,便改名为赵廷美。

相比之下,赵光义不如赵匡胤霸道,没有让死去的兄弟赵光济、赵光赞再避讳了,仍然保持“光”字辈份!

毕竟,开国帝王的地位总是更尊贵一些!再者说,为个名字也真没必要和死去的兄弟较劲儿!

杜太后的两个女儿分别为陈国长公主和燕国长公主。陈国长公主为赵匡胤姐姐,燕国长公主为赵匡胤妹妹。具体七兄妹如何排位不详。

赵匡义比赵光胤小十二岁(公元939年出生),赵廷美比赵匡胤小二十岁(公元947年出生)。

那么可以肯定:最小的赵光赞年龄应该比赵匡胤小二十一岁以上。

我们大致可以推测,老大赵光济和老幺赵光赞之间年龄跨度可能要达到二十五岁。

假如杜太后十五岁开始生育,她在生育最小的男孩赵光赞时应该四十岁左右。

在那个年代,女人在四十岁生小孩是有很大风险的,所以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说,杜太后是个英雄的母亲。

杜太后不仅身体健康,而且知书达礼,很顾大体,有伟男子的睿智和胆识。

公元960年二月,赵匡胤尊母为皇太后,率众臣拜于大殿,君臣相贺,其乐融融。

杜太后却形情严肃,显得忧心忡忡。

陶谷向来善于察言观色,大礼完毕,陶谷躬身启奏:“臣闻自古\u0027母以子贵\u0027,现在陛下为天子,太后怎么还显得不愉快?”

杜太后喟然长叹:“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听说做好皇帝难啊,天子置身亿万臣民之上,如果治理天下有条理,那么天子的位子尊贵;如果有所疏忽,驾驭不当,就是想回头做个平民百姓也难呀!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赵匡胤听了,连忙跪下拜谢:“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可惜赵匡胤听从母亲以太后身份教诲才一年多,杜太后就身染重病,赵匡胤和赵光义、赵廷美三兄弟在太后身边不离左右侍奉,赵匡胤更是亲尝汤药,废寝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