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1年五月,张俊和岳飞在楚州巡视韩世忠的军队,张俊暗中挑唆岳飞,一同分解韩世忠的精锐部队—背嵬军,遭到岳飞严词拒绝,张俊因此很不高兴。
赵构为方便枢密使张俊和副使岳飞在淮东办公,命两人在镇江设置“枢密行府”,措置边防事宜。
六月,两人到楚州(江苏淮安,又名山阳),张俊见楚州城池破损,提议整修,岳飞道:“我们应当努力北伐,何必做保守退让准备?”又惹得张俊勃然变色。这就是以后朝廷指责岳飞主张“放弃山阳”的依据。
不久,两人到海州(江苏连云港),张俊认为海州城难守,命令毁弃海州城,将海州民众迁走。同样是弃城,张俊弃得彻彻底底,朝中上下视而不见;而岳飞因一句话招惹弥天大祸。
六月底,两人将韩世忠部队集中到镇江布防后,率背嵬军回临安。一到临安,张俊就向赵构秘报了岳飞有“放弃山阳”的想法。
七月十六日,万俟卨上疏弹劾岳飞,指责岳飞于公元1141年正月故意拖延,“不救淮西”,巡视楚州,申言“放弃山阳”,并连续上疏几次。
十七日,赵构当着秦桧的面批评岳飞“放弃山阳”,不负责任。
十八日,赵构命刘錡知荆南府(湖北荆州),这个命令的深意我们以后再讲。
七月底,赵构命张俊再去镇江“枢密行府”,措置军务。而岳飞则留在了临安。
八月九日,御史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再次弹劾岳飞,内容仍然是万俟卨的两个论调,且请求免除岳飞枢密副使之职。
此前岳飞见万俟卨纠缠不休,也上表请求辞职。同日,岳飞被罢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的闲职,岳飞大概感觉到形势不妙了,自请回到江州庐山旧居赋闲。但未被允许。放虎容易捉虎难,这个道理谁都懂。
岳飞此时无权无兵,对他的迫害步步紧逼,一环扣一环。在秦桧授意下,张俊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抓住都统制王贵的小辫子,威逼王贵诬陷岳飞,王贵屈从;又收买张宪部下副统制王俊,让其出面首告张宪“谋反”,从而牵连岳飞,并命人代他写好一份“告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