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与此同时,张子豪传令廖永安的船队在镇江城北十里处按兵不动,不要惊扰镇江守军。
廖永安行事果断,他深知此举的重要性,因此他的命令迅速传达到了每一个船上。
大军安营扎寨,这片曾经安静的山间顿时充满了生机。
士兵们忙碌地搭建帐篷,安置战马,而随着夜幕的降临,篝火在营地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而镇江城内的元军守将定定,正在城中和手下商量着应对之策。他们对义军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
附近道观的道士被邓愈和丁不凡率领的义军吓破了胆,纷纷逃往镇江城内。
定定信奉道教,所以他收留了这些逃亡来的道士。
他这几天也是气的咬牙切齿。因为根据逃亡来的道士所说,义军信佛不信道,他们把镇江周围的所有道观都破坏掉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定定也逐渐明白了义军的战术。他命令手下日夜看守城门,以防义军来犯。尽管他的愤怒未消,但他也明白义军的狡猾和危险。
十多天的时间过去了,张子豪的计策仍在继续,他知道定定已经上钩了。
又过去了七八天,这一天下午张子豪写好了一封信,并派人将其送到了廖永安的手中。
这一行动如同在长江的浩渺水面上投入了一块石子,虽然微小,却激起了层层浪花。
当夜子时,张子豪与汤和在军帐中召开了战前会议。
军帐内,明亮的烛光在布满地图的桌上跳跃,仿佛在描绘一幅即将展开的战争画卷。
汤和坐在统帅的座位上,沉稳而有力地发言:“诸位将军,今晚我们将一举拿下镇江。因为镇江城内已经有了我们的内应,所以此战必须取胜!”
他的声音在军帐中回荡,充满了决心和信念。
诸位将军听后,都异常的兴奋。他们眼中闪烁着战斗的火焰,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张子豪站在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滑动,做出详细的战前安排。
“邓愈、丁不凡,你二人率领5000兵马,佯攻镇江西门,一定要全力攻打,吸引敌军。”
“是!”
邓愈和丁不凡齐声应答,他们的声音在军帐中回荡。
“丁不凡,你把手下炮兵一分为二,一部分支援邓愈,一部分随我进攻镇江东门!”
“是!”丁不凡的声音短促而有力。
“大军丑时做饭,寅时出发,此战必须取胜!”
汤和的话语如同战鼓,敲响了士气的鼓点。
众将听后,纷纷前去准备。他们忙碌而有序地行动着,军营中充满了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
此时军帐中的张子豪和汤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他们的笑声在寂静的夜晚中回荡,仿佛向即将到来的战斗宣示着他们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