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大哥,有人在跟踪我们

他深深地爱着王晓宁,然而,对陶金瑾的感情却像一团理不清的乱麻,让他感到深深的痛苦。他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陶金瑾那甜美的笑容,那双明亮的眼睛,似乎在向他诉说着什么。他无法形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张子豪深深地叹了口气,他不仅爱着王晓宁,但是又对陶金瑾有着复杂的感情。他又想到了陶金瑾今年才19岁,而且还是个大家闺秀,他不能耽误陶金瑾。

张子豪知道他这么做是非常的对不起陶金瑾,他的内心也非常的愧疚。

他此时感觉自己耽误了她的青春,他现在感觉自己都没有勇气去面对她。每当他看到陶金瑾那清澈的眼睛以及她对自己痴情的样子,他就感到自己的内心充满了罪恶感。

他决定不再去想这件事,他不想以后再给陶金瑾带来任何困扰。他只能把心一横,决定不把自己离开滁州的这件事告诉陶金瑾。

接下来的三天里,张子豪和王晓宁、丁不凡等人紧张地筹备着关外之行所需的物品。他们准备衣物、干粮、水、银两,还有路上必备的防身物品,一样都不能少。张子豪还特意让丁不凡将两辆坚固的马车做旧一些,他们的衣物也换成了平民百姓的穿着,这一切都是为了在路上减少引起别人的注意。

张子豪又叮嘱丁不凡,让他叮嘱他的那几个随从,路上都喊他子豪大哥。这样在路上行走时,便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出发的前一天,张子豪派管家给邓愈送去了一封信。信中他告诉邓愈,这几天不需要来给自己送行,也不必来自己府上。他不想给邓愈的前途添上麻烦。

在启程的前一夜,朱元璋携手李善长、汤和、徐达、常遇春,亲自为张子豪送行。

酒桌之上,众人以酒寄情,轮番向张子豪表达了深情的祝愿和牵挂。尤其是李善长,他的言辞恳切,情感真挚,然而在张子豪听来,却更像是一种表面上的文章,而非真正的肺腑之言。他心里清楚,李善长其实巴不得他尽快离开滁州。

由于第二日路途遥远,张子豪并未放纵自己饮酒,只是略微品尝了几口。

他提醒众人,明日他们要悄然出城,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因此他叮嘱他们不必为他送行。众人听后,纷纷点头应允,他们了解张子豪的决心和用心。

次日卯时,张子豪、王晓宁以及王晓宁的贴身丫鬟小悦,丁不凡和他的三名亲信侍卫,七人在滁州城门处汇合。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备好的四把火铳和几把锋利的快刀藏在了马车的车底,以备不时之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