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孤注一掷,率兵南下

【离间计失败了,但朝廷的动作还没结束。盛庸这边,见正面战场败绩连连,和平安一样,他也去偷袭北平去了。没办法,朱棣的弱点就是兵少,虽然精锐,但确实是首尾难顾。】

【七月十五日,盛庸命令大同守将房昭驻扎在紫荆关威胁保定,占据易州西水寨以窥北平。这个西水寨在大山之中,四面都是险要的地方,只有一条路可以上去。房昭要是真的在这站稳脚跟,再想打下来可就难了,北平也会时刻受到威胁。】

【朱棣得知后无奈的叹息道:“保定,北平股肱郡,岂可不援?”朱棣确实无奈,虽然胜仗打了不少,可却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无力,朝廷可以输无数次,他总不能扩大战果。】

【朱棣回军救援保定,包围了房昭的山寨。在两军决战时,朱棣命少数精锐悄悄从后方登山,交战之时,突然在敌军身后大张旗帜,令敌人误以为被前后包夹。】

【果然,房昭大军中计,顿时一片混乱,与真定的援兵一齐崩溃,房昭败回大同。接着朱棣回到北平,又击败了偷袭永平的辽东方面的敌军。】

【虽然接连胜利,但是朱棣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算下来他是打了不少的胜仗,但没法稳稳的占据南下的重镇,被迫多次放弃战果回军救援,这么打下去哪里还有什么机会?】

【以一藩之地对天下,越往后打兵力只会越少,士卒的厌战情绪也会逐渐升高,一次次的胜利,只不过是一次次的逼近死亡罢了。】

【算到如今,朱棣起兵靖难已有两年多。虽然屡战屡胜,但因兵力不足,始终无法巩固并扩张胜利,往往被迫放弃新取之地。打了这么久,现在算来仅能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

【建文三年的冬天,朱棣从心里冷到了外面,他叫来姚广孝商议对策,二人相对而坐,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一则消息的传来,令事情有了新的转机。】

【在靖难的时候,朱棣也收买了不少南京城内的王公贵族,也有不少人替他说过话,否则他的儿子们也不会如此轻易的逃回北平。可如今,传递关键信息的却不是这些人,而是一个极为不起眼的小太监:“南京之兵大多已经发往前线,南京空虚,南京空虚!”】

【于是中官密遣人赴燕,具言京师空虚可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