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复一项项政令的下达,凉州也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尤其是见到红砖修建的粮仓之后,百姓们也被这个新出现的建筑材料所吸引,一时间红砖也成为了凉州最受欢迎的建筑材料。
除此之外,就是继香皂、肥皂、香水、口红、葡萄酒、白酒之后,李复又增建了布坊、制衣坊、瓷窑、造纸坊、蜂窝煤场等。
除瓷窑外,其余工坊的建设都不同程度的带动了就业岗位,凉州大部分百姓的收入也因此得以提高。
百姓们有钱了,自然就会去消费,那些小商小贩们生意也间接受益。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布坊与蜂窝煤场!
因为布坊的建立便衍生了纺线坊、织布坊、染坊等工坊,其中招收的女工可都不是小数目!
就连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妇人也能在家养些蚕贴补家用。
蜂窝煤场就更不用说了,不说如今即将步入冬季,市场对蜂窝煤的需求将会直线上升。
就是燃烧蜂窝煤的火炉也是一笔庞大的收入,其中更是少不了劳动力。
因为受限于古代对铁的管控,所以李复除了用铁给自己造了一个铁煤炉外,其余对外销售的火炉都是用粘土烧制的。
外形除了小一点(高不足五十公分、直径二十五公分),没有炉面之外,还是很实用的。
只要不受到猛烈的撞击,用一辈子是没问题的,主打的就是经济实惠。
当然了,李复也不指望这一块能赚多少大钱,主要就是提高凉州百姓的生活条件,同时能稍微带动凉州百姓的就业就好。
毕竟无论是蜂窝煤还是火炉,运输起来的确不方便,比如从益州过来运送蜂窝煤和火炉回去销售,还不如在当地建工坊生产划算一些。
不过那样一来,就脱离李复的绝对掌控了,等乱世到来之后,不等于是为他人做嫁衣吗?
李复才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所以李复想的是找个合适的机会将这项技术卖出去,反正这个东西技术含量也不高,能卖多少是多少。
至于瓷窑,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烧制瓷器的,虽然东汉时期开始已经出现瓷器,但目前的瓷器仅有青瓷与黑瓷两种。
因此李复便将这些会烧制瓷器的匠人集中在一起,目的就是让我国的瓷器历史能够提前得以发展。
为此李复不仅花大价钱从外州挖来了不少名匠,还给予了这群匠人颇高的待遇。
总之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