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大计生变

大宋祖王爷 愚翁 1304 字 10天前

张弘略、也黑迭儿和阿尼哥在忽必烈面前表过忠心后,端详着手中的弹丸,这种黑啾啾圆溜溜的物件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够穿进人体,不似铜铁,看起来像是铸钱用的铅质。三人毕竟统领着诸色人匠总管府,各类匠户众多,还是比旁人多懂得一些的。

“此等圆粒应为铅制,铅矿高温炼制后形成铅液,再用模具制成圆球,然后再放在神火枪里。”阿尼哥自语道。

“那这小小的铅丸,是如何进入人体的,难道是这个神火枪会发力不成?”阿合马问道。

“目前尚未可知,小官也只是推测,还需研制一定时日再说。”阿尼哥道。

忽必烈挥挥手,让三人先下去。等到张弘略三人走后,忽必烈继续道:“让伯颜丞相抓紧探听宋军火药配方。”

随后又对着阿合马道:“奥鲁赤为大元征战多年,必须予以厚葬,阿合马,在上都寻一块墓地,待奥鲁赤将军的尸骸到后,本汗要亲自祭奠。”忽必烈面色沉重道。

阿合马领旨,上前奏道:“圣上,臣已与太常寺卿议过此事,护送奥鲁赤大人的车马应该尚有一个月时间抵达上都,适逢圣上已在上都。”

忽必烈默然。历史上,忽必烈即汗位之初,都城仍是开平,燕京仅设行中书省。至元四年,忽必烈在燕京旧城东北营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改称大都。迁都大都意味着忽必烈政权的统治重心由漠北移至了汉地,也意味着他对草原中心传统的部分背离。

虽然定都大都,政治中心完成了南移,但蒙古族作为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历来以游牧射猎为生,射猎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许多人在中原农耕地区并不适应,特别是难以忍受大都夏季的酷暑和溽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与辽金等草原民族类似,蒙古统治者也存在着纳钵制,其具体体现便是两都定期巡幸。

两都之中,大都为大元帝国的正都,为政治中心。上都则为陪都,为夏都,是避暑行宫。据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云:“每年四月,迤北草青,则驾幸上都以避暑,颁赐于其宗戚,马亦就水草。八月草将枯,则驾回大都。自后官里岁以为常。”由此可知,每年阳历六、七、八三个月,元朝皇帝常于上都避暑,并成定例。

遣退众人后,忽必烈推掉案几上的奏报,踱步来到后花园。忽必烈自身并没有批阅奏报的习惯,他喜欢纵马驰骋,都是大臣们尤其那些汉人大臣整天在他耳旁吹风,说天子要有天子的模样,要延承汉制,学习汉礼,“天下可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之”。乍一听上去貌似都有道理,但他自己总是感觉哪里别别扭扭的,思来想去,却原来是自己被禁锢在了这个所谓的金銮殿龙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