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等这批新军军官培训完成,接受了最新的战争理论和经验。不及过年,阿塞拜疆就发生了一些故事,大量阿塞拜疆青年走上街头,抗议奥斯曼帝国的压迫政策。奥斯曼军队采取镇压措施,死了一百多个学生,引起世界舆论的强烈批评。
民族反抗者组建游击队,开始跟奥斯曼军队战斗。
恺加王朝立刻派兵声援,伊朗新军三万人开进巴库,将奥斯曼官员和军队驱逐出去。宣布恢复伊朗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权力。
在英国的支持下,帮伊朗训练了20万新军,全都用石油财政支撑,为此英国人不惜让出了部分利益,将给伊朗的分成提高到了三成。
拉一派,打一派,老手艺了。但这次失灵了,因为奥斯曼军队轻易就重新攻占巴库,并向南攻入了伊朗境内,伊朗新军毫无斗志,尽管都是英军军官直接指挥,可真就比不上德军训练出来的奥斯曼大军。
奥斯曼人长驱直入,一个月时间进逼到德黑兰。
大英帝国印度洋舰队开进波斯湾,向奥斯曼帝国发出威胁。于此同时,亚美尼亚人再次爆发起义,建立临时政府,宣布亚美尼亚脱离奥斯曼。结果也被血腥镇压,奥斯曼组建的库尔德人武装又一次在亚美尼亚地区制造血案。
文明世界虽然一片声讨声,却没有一个国家会站出来为可怜的亚美尼亚人出头。
英国地中海舰队从塞浦路斯驶入萨洛尼卡,威胁伊斯坦布尔,可却没有封锁任何一个奥斯曼帝国港口,因为进出港口的大多都是英国商船。
奥斯曼在英国的威胁下,没有深入伊朗,军队在大不里士停下脚步。
此时希腊又闹起来,希腊舰队开进了克里特岛,因为岛上的希腊人又起义了,是不是有人指使那就不知道了。
几次带头闹事的保加利亚也没闲着,开始动员军队,他要打谁没人知道。可能往西进攻北马其顿,从塞尔维亚手里收回这个有很多保加利亚侨民居住的地方。也可能往北进攻多布罗加地区,从罗马尼亚手里夺回这块黑海领土。还有可能南下,从希腊人手里拿回滨海马其顿,再次获得爱琴海出海口。
总之巴尔干局势又变得严峻起来。
大汉立刻紧急照会俄国,希望俄国能够斡旋,俄国拉上法国一起调停。